杭州市2012年農發項目專家評審須知
五洲商務網
一、項目扶持范圍及項目申報條件
(一) 農業綜合發展項目扶持范圍
1、農業新品種、新技術的示范與推廣
圍繞高效、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要求,重點建設一批產業結構調整示范、科技推廣示范和資源節約型、循環發展示范以及農業標準化技術推廣項目。
①種植業優良新品種與優勢安全高效生產配套技術在優勢特色產業上的運用及推廣。項目采用的技術先進,能節本增效。
②特色名優畜禽水產新品種與健康養殖模式推廣。項目所采用的技術先進,生產的產品符合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的要求。
③應用生物技術、精準農業、遙感技術、農業信息、現代設施等高新科技在農作物上的運用及推廣。項目通過運用高新科技使農作物達到高產、優質和高效的要求。
④動(植)物疫病綜合防治新技術運用及推廣。項目通過運用新技術有效控制傳染性強、危害性大的動植物(農作物、畜牧、水產)疫病,并在全市推廣。
⑤農產品檢疫、監測新技術應用和推廣。項目通過快速檢疫、監測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使農產品檢疫、監測技術水平提升檔次,保障上市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實施要求:新品種引進項目,引進推廣新品種必須具備品種或組合審定證明,樹木及水產品種必須由當地林業部門提出外來物種安全證明,引育、試種品種與目前當地主栽品種相比,在產量、品質、抗性、適應性等方面優勢明顯,在專用性、系列配套性上填補當前產品空白。新品種、新技術推廣項目,種植業面積在3000畝以上、畜牧飼養量在1000頭以上、禽類在1萬羽以上、水產養殖業在1000畝以上(核心規模種植業面積800畝以上、畜牧飼養量400頭以上、禽類4000羽以上、水產養殖業400畝以上)。獲得過2011年農業豐收項目獎一、二等獎的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可優先考慮。
2、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究與新產品開發
農產品加工企業開展技術改造、利用新工藝開發綠色、安全、有市場前景的新產品和出口產品、旅游休閑產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實施要求:食品添加劑投入必須符合法律法規;技術改造項目,原則上不能申報農業綜合發展項目;但技改設備添置費在100萬元以下 (淳安縣70萬元以下) 的項目可酌情推薦。
3、都市農業氣象環境資源研究、新技術宣傳與新能源開發
①根據杭州市農業氣象災害的現狀,進行杭州市主要農產品氣象災害的調查、監測,開展農業氣象災害的預報、預警服務,為農業生產決策和實踐提供科學的依據,為農業豐產豐收服務。
②農村清潔能源開發、引進及推廣。
(二)對申報單位要求
1、對象
杭州市轄區內的涉農單位(包括涉農科研院所、專業合作組織、農產品加工企業等企事業單位),非轄區內的單位必須與轄區內的涉農單位簽訂項目合作協議,作為項目合作單位申報。所申報項目必須在杭州市轄區內實施。
2、實施能力
申報單位有一定的基礎設施和實施能力,有一定的技術力量,自籌資金有保障。
3、材料要求
申報材料內容真實與準確,佐證材料齊全。
①法人單位資質證明;
②引種項目的品種應具備有關部門的審定或認定的品種或組合證明,樹木及水產品種應由當地林業部門提出外來物種安全證明;
③新品種栽種飼養技術規范;
④項目主持人技術職稱證明;
⑤其他佐證項目單位實施能力的材料。
(三)種子種苗項目扶持范圍
1、市級良種制繁育基地建設
通過項目實施進一步完善制繁育基地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提升杭州市種子種苗質量,提高集約化供種能力。
2、種植資源保護
根據杭州地區資源分布情況和瀕危程度,建設種質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基地。種植業種質保護以地方品種資源選育、提純復壯或保護為主;畜禽地方良種及品種資源保護,按照分級保護原則,重點保護列入省級以上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的畜禽品種。
3、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及區域性良種的引育、試種
通過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在當地形成一定的優質良種生產規模和供種能力。通過區域性良種的引育、試種引育建設,與當地主栽品種相比,在產量、品質、抗性、適應性等方面優勢明顯,在專用性、系列配套性上填補目前產品空白。
4、地方特色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通過對具有地方特色并有較高保護和利用價值的重要種質資源進行調查、整理、提純,克服種性退化。持續開發利用后改善當地品種結構,豐富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種。
5、種子質量管理體系建設項目
通過對品種區試、示范推廣網絡、種子質量監督監測體系、種子后處理技術等研究,為種子認證、制訂種子生產標準、種子質量控制管理和種子處理技術提供理論依據。
(四)立項條件
1、選育種項目。育成的品種或組合必須經有關部門的審定或認定,并提出相應的種養殖技術規范。
2、引種項目。引進推廣的品種需經省級部門認定,樹木及水產品種應由當地林業部門提出外來物種安全證明,新品種必須有相應的栽培或養殖技術規范。
3、良種繁育基地建設項目。
市級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必須滿足全市新品種示范推廣的需要。繁育珍貴樹種必須是列入《杭州市林業種苗繁育珍貴樹種名錄》內的品種,研究型繁育基地面積5畝以上,苗木生產型達到年繁育容器苗木5萬株以上,銷售量達60%以上。
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農作物及畜禽水產的繁育品種必須經有關部門審定,推廣規模必須達到項目實施區域可應用面積的20%以上或1萬畝以上。林業的繁育品種必須經有關部門審定,推廣規模必須達到2萬畝以上。
4、實施單位應具備的條件。實施單位應具備項目實施的試驗及種子生產基地(畜禽項目應具有生產用地和設施)、技術研究力量,同時應具備市級以上種子種苗經營和生產許可資質。
(五) 對申報單位要求
1、對象
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市級和區、縣(市)企(事)業單位、產業協會和各類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持有種子種苗經營和生產許可證)。項目可由一個單位單獨申報,也可由幾個單位聯合申報,聯合申報項目,應確定一個牽頭部門,并附有關協議。
2、實施能力
項目實施單位必須具備項目建設的經濟和技術能力,擁有項目實施的試驗及種子生產基地(畜禽項目應具有生產用地和設施)、技術力量、經營和生產許可資質。
3、材料要求
內容真實與準確,佐證材料齊全。
①法人單位資質證明;
②種子種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繁育基地證書、信用等級證書;
③引種項目的品種應具備有關部門的審定或認定的品種或組合證明,樹木及水產品種應由當地林業部門提出外來物種安全證明;
④新品種栽種飼養技術規范;
⑤項目主持人技術職稱證明;
⑥其他佐證項目單位實施能力的材料。
二、專家評審要求
1、網上評審,評審日期4月17日至4月18日晚上24:00。
2、專家評審按分數排名次,最低分控制在65分以上。農業綜合項目淘汰率35%,種子種苗項目淘汰率40%。
3、注意區、縣(市)間的項目平衡、不同產業間的平衡和農業綜合發展項目與種子種苗項目之間的平衡。(本文來源:杭州市財政局)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