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營銷應該謀定而后動
五洲商務網
寫這篇文章僅是個人的一點點見解,囿于筆者生活閱歷,這些經驗更多是寫給哪些剛剛從大學畢業,通過司法考試正準備加入律師大軍的朋友。
今天看了幾篇關于律師營銷的文章,其中不乏有讓筆者感慨良多之處。在《將年輕律師嫁到500強》一文中這樣寫道“上海一位在專業領域享有聲譽的青年律師骨干在成名后做講座時,曾講到自己在剛當律師時的困境和窘迫,在最初沒有案源的情況下,收入很低,困窘時,連牙疼都沒錢去看病”。這是何等的艱辛啊。
筆者是2009年通過全國司法考試的,在考試之前我就聽很多萬國(當年一家非常牛的培訓機構)說過,司法考試通過僅僅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如今我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2009年11月份吧,也就是司法考試出成績后的一個月,筆者去到了一個縣城律所實習,指導律師是一名非常不錯的老律師(杭州市的十佳青年律師)。他從30歲開始邁入律師這個行業,可以說是歷盡艱辛。在開始的幾年里,他幾乎沒有任何收入,因為他沒有案源。不過或許是正因為他沒有案源,讓他在那段歲月里學習了很多老律師都不熟悉的法律法規,為他今天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律師這個行業其實入行真的挺容易的,只要會讀書,考過司法考試,實習一年出來就是律師?;蛟S正因為入行門檻低,導致了現在很多律師出現了像前文中上海那位律師牙疼沒錢看病的問題,核心點就是案源。
這次兩會,于寧提出不能讓律師“找米下鍋”。當然,學習西方國家在律師隊伍中挑選法官、檢察官,這種做法絕對是可以的,但是是不是一棒子打死,律師一律不得營銷宣傳呢?肯定不是。畢竟現在是市場經濟,有背景的孩子可能對此無所謂,但是那些沒背景的孩子如果不去營銷宣傳自己,別人又怎么會知道他會這門技能呢?
我認為律師需要自我營銷,但是任何事情都應當謀定而后動。律師營銷不是急功近利,而是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
在大學畢業后,我離開了縣城的那家律所,告別了帶我的律師。坦白的說我很慚愧,我覺得自己的年輕氣盛弄糟了很多事情,我有點受愧與自己的指導律師。再次,筆者表示由衷的感謝,感謝您的悉心教導。
值得欣慰的是我找到了一條比恩師要稍微好一點的律師營銷之路。
律師的法律服務目前滲透了各行各業各個領域,但細心的人不難發現,各行各業似乎都有類似于律師的中介服務機構,如商標事務所、專利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等不一而足。各種領域只要是有利可圖的,非律師人士都可以進入。
本人就是進入了一家商標事務所,替社會上的各種企業申請商標、專利工作。在此期間當然也不忘繼續研習各種法律知識,特別是知識產權法。
本人意欲通過3到5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個人脈的積累過程,這也算是為后來的律師道路鋪路吧。
本人也曾寫過一篇文章,講新生畢業通過走銷售的道路來積累客戶的事,但是很多朋友反映這樣會使自己失去一個律師的正義感。筆者對此有些不解。因為一個人,不管他是不是律師,銷售是他求生的一種手段,沒有正義感絕非銷售工作的必然產物。我相信,只要新人認認真真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通過3到5年時間完全可以積累起自己需要的律師資源起來,這些人脈都是你日后走向成功的基礎。
筆者簡介:五洲商務網創始人,杭州五洲商標服務有限公司法務部職員 王嘉;筆名:長恨勿泣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