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區新增2枚集體商標
五洲商務網
南海區“西樵面料”、“佛山市南海區口腔器材協會”2件集體商標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成功注冊。目前南海區已擁有集體商標7件。
“此次新增2件集體商標,分別作為南海區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的代表,在推動南海優勢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區域品牌經濟蓬勃發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是產業主體、政府主導、工商助推、協會助力的共同成果。”南海區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隨著南海集體商標的逐漸增多,進一步形成“雁群效應”,壯大品牌實力,為南海產業提供新名片。
據了解,目前西樵有紡織企業840多家,年產量可占全國布匹總量60%,產值100多億元。早在2006年,西樵相關部門就提出“西樵面料”集體商標注冊申請,但由于“西樵”兩字已被人在紡織類別搶先注冊商標,導致進展阻滯。2012年,“西樵面料”集體商標申報工作再次啟動后,工商部門重點上門指導申報工作,幫助收集證明材料,更將該問題報至上級工商部門,確保集體商標的成功申請。
而在牙科設備方面,南海區生產的牙醫器材占國內產量70%,年產值超10億元。其中牙科設備生產企業最為集中的羅村,目前共有牙科設備生產企業17家,是全國最大牙科綜合治療機生產基地。針對搶注行為,羅村工商分局將“羅村新光源”、“羅村牙材”等產業品牌納入監測系統,一旦發生搶注將及時向相關部門或企業告知,以便其在異議截止日期內提出異議申請。
“不僅如此,我們還發展名標隊伍,在‘品牌孵化庫’入庫標準中將產業集群企業作為重點對象,針對性開展培育工作。”該負責人介紹,通過開展鎮街一級商標戰略知識培訓、“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咨詢服務等形式,組織企業代表和有關人員學習有關商標法律知識。
而南海區口腔器材協會將“借船出海”,積極通過在其他地方舉辦的展會上開專題推介會、專題論壇等,擴大南海牙科設備的行業影響力,并將通過舉辦行業專題論壇、行業性展會等活動,逐步打造羅村牙科設備行業區域品牌。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