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杭州上城區獎勵企業發明專利超170萬
資政知識產權
上城區是杭州市的中心城區,曾是自隋唐至民國時期州治所在地,尤以南宋定都杭州,在鳳凰山東麓建皇城、筑宮殿,歷時140余年。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改原第一區為上城區。2018年,上城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02.70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04.93億元,同比增長1.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97.78億元,同比增長8.0%。
2020年,上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貫徹落實上級精神,結合疫情防控實際,積極做好企業服務工作,運用知識產權政策多措并舉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一是積極推動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緩解企業融資難。
積極宣傳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政策,充分發揮轄區金融機構優勢,推動金融機構創新融資產品,開發專利質押融資業務,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通過與科技風險池基金合作開展“專利質押融資”試點,示范效應迅速擴展,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專門為擁有高質量專利的企業發放專利質押融資貸款1.2億元,有效解決知識產權企業融資難問題。同時,啟動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資助實施辦法政策制定流程,進一步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二是持續推進知識產權創造提速專利發明補助。
截至目前,全區專利授權總量達784件,同比增長23.66%,態勢良好。同時,為減輕企業資金壓力,助力企業發展,及時下達知識產權專項資金171萬元,資助發明專利授權企業和知識產權貫標企業。并按照市政府進一步深化 “三服務”的活動要求,推出“親情在線”發明專利補助申報機制,簡化企業申報流程。疫情期間,全區32家企業申報發明專利補助,157萬元補助資金全部由 “親情在線”平臺直接申報兌現。
中國專利法規定可以獲得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其中發明專利是最主要的一種。
“十二五”時期,我國受理發明專利申請403.4萬件,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領先。PCT國際專利受理申請11.7萬件,比“十一五”增長2.2倍;發明專利授權量118.9萬件,比“十一五”增長1.5倍;2019年1月1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4.2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43.2萬件。
積極推進杭州湖濱步行街省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建設,加強對步行街管委會和湖濱銀泰等市場綜合體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指導,進一步強化街區商戶知識產權意識、完善街區知識產權制度和機制建設、規范知識產權管理等知識產權相關工作,積極發揮流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引領示范排頭兵作用,推動區域市場繁榮與創新發展,著力打造新時期“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步行街。6月28日,杭州湖濱步行街知識產權保護專題會議暨簽約儀式在步行街舉行,推動工作深化開展。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