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科技項目 > 高新技術認定 > 正文

    中國離創新型國家還有多遠

    五洲商務網 0


    一、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現狀

    在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新形勢下,我國中小企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由于受到傳統經濟模式的影響,我國絕大多數中小企業仍然停留在以有形資源為基礎的發展思路和模式上,而忽略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在市場競爭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思較為淡薄,其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知識產權保護的觀念和意識比較薄弱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市場中,一個企業擁有的專利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標準。國家知識產權局的數據表明,我國國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99%的企業沒有申請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在國外,很多企業已經將知識產權視為參與市場經濟競爭的核心武器,但是由于我國體制制度的影響,大部分中小企業不夠重視自主知識產權能力的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低,申請專利數量少,核心技術缺失,與國外公司相比,國內中下企業申請專利的數量仍然有較大的差距。
    2、企業技術創新較少
    近幾年雖然我國專利申請量大幅度上升,但是專利申請量只是衡量創新能力的指標之一,專利授權量、有效專利擁有量、同族專利數量、專利維持時間等指標更能反映創新實力。根據數據顯示,中小企業的專利申請實際能夠獲取專利權的數量很少,絕大多數的專利申請都是以不具備新穎性/創造性駁回,且他們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只注重了專利申請的數量而忽略了專利的質量,忽略了專利申請中技術方案本身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更不用提同族專利申請了。
    3、知識產權專門管理機構或專職人員匱乏
    目前,我國很多中小企業沒有知識產權管理的專門人才或者專利管理機構,知識產權事務往往交由企業其它部門“代理”,或者干脆把相關事務“外包”,這些行為往往使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流于形式。以專利代理機構為例,很多中小企業由于資金或其他問題,往往找一些沒有代理人資格認證的小代理公司,由于代理人能力以及相關技術水平有限,嚴重阻礙了申請人與審查員之間關于技術方案的溝通和交流,而最終影響了專利申請的質量而損壞了企業的利益。
    4、知識產權法律意思單薄,知識產權糾紛較多
    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國家經濟發展迅速,企業也迎來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由于國外企業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專利申請范圍較廣,中國企業很容易遇到“技術壁壘”。在相當多的中小企業里,由于技術開發能力和經濟實力較弱,創新不足,產權意識薄弱,其主要靠仿制國外產品打開市場,于是“傍名牌”、仿冒等侵權行為時有發生,專利侵權案件逐年上升,這樣嚴重影響到了企業的創新機制的形成和發展,也是因為如此,“山寨”這個詞現在才會廣泛流傳。
    5、知識產權流失嚴重
    中小企業知識產權觀念薄弱,保密制度不健全,人員流動又快,尤其是人才無序爭奪導致知識產權流失時有發生,企業與雇員的勞動合同中往往缺乏保密條款和同業禁止的規定,雇員跳槽時帶走專利技術、商業秘密等企業的知識產權這是現今一個很普遍的現象,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比如技術創新研發工程師/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在原企業工作了多年,積累了很多專業技術知識和不少專業領域的生產經驗,后來卻被另一企業用高薪聘走了,并帶走了一些關鍵技術,如果這些關鍵技術在原企業中沒有申請專利保護,另一企業則使用這些技術去申請專利并獲得專利權,這樣就嚴重損壞了原企業的經濟利益,最終原企業“人才兩失”。
    二、加強我國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策略研究
    隨著知識經濟和市場經濟體系的日益完善,作為技術壁壘的知識產權是企業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的有力武器。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也是保護自身知識產權的主體。尤其是對于中小企業而言,運用知識產權保護策略,加強知識產權的自我保護,已成為企業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競爭手段,更是中小企業能否壯大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中小企業要高度重視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并能夠從以下幾點出發逐漸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完善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并合理應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1、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
    對于多數企業存在“有制造無創新,有創新無產權,有產權無應用,有應用無保護”的情況,企業要根據自身總體發展戰略,加強對知識產權戰略的研究,發展核心技術或產品,并對研究、開發和生產等過程中的一系列知識產權進行保護。把專利管理貫穿于技術創新全過程,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2、建立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為增強知識產權保護,建立系統的有效保護制度非常必要。企業可以借鑒國外公司或大型企業,如索尼、三星等,建立一個專門的知識產權保護部門,明確職責,分配專人對專利的申請、商標的注冊、資料的保密歸檔、知識產權侵權的糾紛等進行負責,并且要建立和完善一套知識產權內部管理制度,加強對科技人員流動中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工作,尤其是針對本企業的技術秘密,并且要完善技術合同管理制度,切實保障企業的利益。同時,合理利用國家知識產權系統及時更新本企業的專利信息數據庫、關注同行企業相近領域的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
    3、注重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和其他員工的知識產權培訓
    就企業而言,其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人才的培養。企業應該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來維持發展,因而更應該在努力引進外國先進技術以及設備的基礎上,重視對科研人員的培養以及人才的引進,以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工作是具有很強的專業技術性,這對知識產權管理人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企業應大力培養具有復合知識、管理與服務能力相結合的知識產權管理人才。此外,還應當重視對企業領導和其他員工的知識產權培訓。這些培訓內容涉及知識產權的知識普及、國家知識產權立法狀況和國際發展趨勢、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政策、與本企業相關的重大知識產權事件或案例。而對于企業的領導層還應當掌握企業的知識產權運作策略和自身所在領域的知識產權發展現狀和趨勢。
    4、增強知識產權法律意識,積極應對糾紛
    面對日益頻繁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中小企業應當增強法律意識,要在企業內部廣泛宣傳法律思想,組織相關人員學習知識產權方面法律規定,將研究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不能急于公開發表而使其喪失新穎性,而讓別的同行企業搶先注冊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并且要避免因盲目開發技術和仿冒名牌而引發侵權。在被告發侵權后,要積極適當利用法律知識,收集證據,盡力挽回企業的損失。
    5、綜合運用多種知識產權保護手段
    根據立法現狀,在我國與企業有關的知識產權立法主要包括商標權、專利權(含工業產品外觀設計專利)與技術秘密權、著作權(含軟件著作權)、其它商業秘密權、企業名稱權以及其他與制止不正當競爭有關的識別性標記權等[5]。目前,知識產權的立法主要為單行法律法規的形式(如《商標法》)、《專利法》等),而企業的知識成果往往具有多重屬性,可能同時受到多部法律的約束和保護。中小企業只有綜合運用各項法律法規,選擇全方位、多層次的保護策略,才能更安全有效地保護企業的知識產權,有效規避各種知識產權保護陷阱。
    (1)專利保護(不含外觀設計專利)與技術秘密保護。企業的一項技術成果如果具備“三性”即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就可以申請專利,依法取得對該項技術成果的專有權,申請專利的代價是要公開其專利內容,并且根據我國《專利法》,只能享有10~20 年(發明專利為20 年,實用新型專利為10 年)的保護期,而且其有一定的地域限制,這對于有些更新相對比較慢、開發成本高、易被模仿的技術而言是非常不利的。而相比之下,技術秘密的保護范圍相對更廣一些,只要是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的技術成果,都可經由權利人采取適當的保密措施加以保護,成為法律所保護的技術秘密。因此,中小企業可以根據其本身技術需要,對于生命周期長、難以被他人分析掌握、權利人希望自己專用、不需要轉讓或者對國外保密的技術,采取技術秘密的方式保護;相反,對于生命周期短、希望轉讓或許可他人使用,市場主要在國內,或者產品上市后他人容易通過反向工程掌握其內容的技術成果,則可以采用專利方式加以保護。
    (2)商標、外觀設計專利、著作權的交叉保護。商標是指由文字、圖形組合構成,使用于商品,用以區別不同商品生產者或經營者所生產或經營的同一類似商品的顯著標記,商標的有效期為10年,期滿可申請續延。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于美感并適于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它具有新穎性、富于美感和可復制性,其保護期限也僅為10年。著作權保護各種形式的具有獨創性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其保護期限較長,一般在50年以上。商標和外觀設計專利一般都具有藝術作品的屬性,受著作權法的保護。企業在尋求對商標或外觀設計專利的法律保護時,應善用《商標法》、《專利法》及《著作權法》的交叉保護功能,建立更加周密的保護機制。從保護期限看,超過保護期的外觀設計和被撤銷、注銷的商標圖案不僅仍享有著作權,可尋求著作權法的保護,而且當商標權、外觀設計專利的權利出現瑕疵或遭到抗辯時,可以依據《著作權法》保護相應的知識產權,保障企業和產品的競爭優勢。在實際操作中,商標與產品外觀設計往往都是企業委托他人設計的,這就有可能出現權利沖突問題,即委托方獲得了商標權、外觀設計專利權,而受托方享有著作權。因此,在處理此類委托設計事宜上,應當簽定書面委托設計合同,并明確規定委托設計作品的著作權歸委托方所有,這樣就能避免往后不必要的糾紛。
    (3)商業秘密的保護。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利益,具有實用性,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商業秘密有兩種保護方式,即企業自身的預防性保護和司法保護。與之相對應的商業秘密保護也應從兩方面著手實施:一是在企業內部管理及對外業務交往中采取切實的保密措施,如經常性地對全體員工進行保護企業商業秘密的法制教育,建立嚴格的保密制度,同時,以勞動合同、員工守則、勞動紀律、保密制度等方式明確員工的保密義務及相應責任,重要技術由多人分別掌握一部分等;二是為商業秘密的司法保護準備,如在平時主動地創造和積累相應的證據,在勞動合同中規定員工的保密責任,或將員工守則、保密紀律等由員工傳閱簽字,或報公證機關、勞動管理部門備案等,這樣就能夠避免由于企業員工人員流動等因素而造成的商業秘密泄露。
    三、結語
    事實證明,在知識經濟時代, 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技術創新、開拓市場和獲取巨額利潤的重要武器。中小企業應當轉變傳統經營模式走知識產權戰略發展道路,在重視知識產權開發、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 不斷增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與保護能力, 更重要的是能夠真正做到以科技進步推動經濟社會健康持續發展,真正提高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提高國民生活質量,進而構建名副其實的創新型國家。
    (來源:中國離創新型國家還有多遠--淺析中小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作者:池娟,王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



    9191精品国产免费_国产演艺明星婬乱视频不卡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_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