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侵權|專利維權|版權保護|浙江杭州知識產權訴訟律師
2012年08月03日,一位普通的浙商委托資政知識產權提交了一份商標申請案,這件商標叫“FUTURE BEATS”。在商標提交后這名浙商慢慢開始實體經營,但是1年半后的2014年04月06日等待他的不是一紙商標注冊證,而是10厘米厚的商標異議,這份異議來自蘋果剛剛收購的子公司——畢慈電子有限責任公司(BEATS ELECTRONICS,LLC)。旗下主打產品——BEATS音響設備及周邊產品,而服裝正是他們的周邊產品。
是與蘋果對抗,還是收店關門?問題擺著了申請人面前,同時擺在了資政知識產權面前。
BEATS是誰?
畢慈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簡稱Beats創立于2006年,正式成立于2008年。
Beats創辦人是傳奇音樂人兼唱片制作人Dr. Dre與Interscope Geffen A&M Records唱片公司董事長Jimmy Iovine。旗下產品包括魔聲耳機、線材以及音頻周邊產品。
Beats耳機以優異的外觀設計和出色的音效取得了廣大青年用戶的青睞,同時明星效應也使得Beats成為耳機中的“潮”牌。從產品來看,Beats耳機可以分為頭戴式耳機和入耳式耳機。
除生產耳機外, Beats還于今年1月21日推出一款名為Beats Music的音樂流服務,該服務的收費標準為每月10美元。
最新數據顯示,Beats曾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先后獲得了6000萬美元和1億美元的投資。
此外,2011年8月,HTC斥資3億美元收購Beats多數股權,但隨后幾年,Beats又分兩次把這些股權購回。去年兩家公司正式分手。
蘋果讓BEATS名聲大噪
2014年5月29日,蘋果終于正式宣布收購 Beats,成交價 30 億美元。這 30 億美元中, 26 億美元是現金支付,另有價值 4 億美元的股票。
此次收購包括 Beats Electronics( Beats 耳機、揚聲器、音頻軟件的制造商)和 Beats Music(基于訂閱的流媒體音樂服務)。
音樂作為蘋果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收購 Beats 音樂和 Beats 電子,這兩個快速增長的業務未來將能補充蘋果的產品線,有助于延長蘋果的生態系統。
巨頭面前如何抉擇
在看到這么強大的對手后,資政知識產權固然有所顧慮,但并不意味就此放棄。
顧慮:
第一,這會不會是一場敗局已注冊的戰爭?
第二,這會不會成為一場無限拖長的戰爭?
面對顧慮,我們選擇冷靜:
資政知識產權仔細研讀了對方的異議理由,最終發現其理由并不充分,通過逐字逐句的斟酌,最終我們認為這是一場可以捍衛權利的戰爭。并將具體分析告知客戶:
首選,資政知識產權通過對異議人的基本信息、主營產品及是否存在商標權濫用的情形進行分析。發現其與爭議商標的關聯度較差,且多次發起了商標爭議并存在失敗的先例。
其次,有力證據證明申請人是一名專業從事服裝生產銷售的企業管理人員,且該品牌已經實際投入使用。且資政知識產權能夠提供有力證據證明申請人注冊、使用“FUTURE BEATS”均無惡意。
最后,進一步對“FUTURE BEATS”進行解釋,論證其具有多重意義的可能性。與異議人已注商標具有明顯含義上的不同。
冷靜之后據理力爭
第一,答辯人擁有多年的服裝行業從業經驗,且擁有多個服裝品牌,擁有自己的服裝設計、運營理念,且多個品牌均處于正常經營當中。
第二,基于第一點,答辯人實際使用“FUTURE BEATS”品牌,且具有一定知名度,故不存在主觀惡意。
第三,異議人所注冊的“BEATS”與被異議商標“FUTURE BEATS”的使用產品不同,所針對的消費群體亦有區別,不會導致混淆和誤認。
第四,異議人所提供的證據文件存在實質性缺陷,特別是真實性與關聯性存在明顯缺陷。
第五,在上述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論述“FUTURE BEATS”不會導致消費者混淆的可能性。
結局
2015年7月21日,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作出第11300277號“FUTURE BEATS”商標準予注冊的決定,資政知識產權成功打敗巨頭,捍衛中小企業的權利。
結語
巨頭并不可怕,喪失信心才最可怕,即便你的對手是蘋果,只要找出對方的缺陷與不足,努力抗爭,屬于你的權利必將完璧歸趙。
資政知識產權愿做您智慧財富的守護者,我們希望所有的權利人知道本案——蘋果也是可以被打敗的!
任何權利的獲得不僅是行政機關的“給臉”,也需要自己“爭氣”!
并牢記:屬于你的權利,必須要捍衛,無論對方是誰!
? 2010- 版權聲明:本博客不具備盈利屬性,所有文章僅供參考學習,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如有侵權可發送郵件(1458361360@qq.com)通知刪除
杭州資政知識產權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區祥園路108號2幢411-412室 |
浙ICP備14020287號-2 |
浙公網安備330105020004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