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PCT專利申請仍存問題亟待解決
五洲商務網
近年來我國PCT專利申請發展形勢喜人,但透過不斷增長的申請數量,冷靜客觀地分析整體申請狀況,可以發現目前國內PCT專利申請仍存在一些問題:
申請人分布高度集中,技術領域發展不均衡。
2010年,共有3026家企業或個人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PCT專利申請,但申請量在50件以上的申請人只有13家,其中僅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的申請量就占全國年申請總量的32.8%。此外,在排名前十的申請人中,有7家是來自電信和數字通信領域的企業,該領域PCT專利申請量約占總量的40%,而其他一些優勢出口行業(如機電儀器、家電行業等)的申請量則相對較少。PCT申請的這種不均衡分布反映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不平衡的現實,長此以往,將不利于我國國際競爭力的系統提升。
對新興市場重視程度不夠,PCT專利申請布局前瞻性有待提高。
近年來,我國外貿市場多元化取得明顯成效,與新興市場的雙邊經貿合作不斷加深,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前三季度,我國對東盟、印度、巴西、俄羅斯出口同比分別增長36.2%、39.5%、89.9%和74.6%,高于我國出口總體增速,呈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而我國PCT專利申請的主要目的國長期以來集中在一些傳統貿易市場,如美、日、歐等主要國家和地區,較少考慮通過PCT專利申請在上述四個新興市場獲取專利保護。若我國申請人能充分利用PCT制度一次申請、多國進入的特點,在關注發達國家市場的同時兼顧在新興市場進行前瞻性布局,則可在未來競爭中占據更大主動權。
申請人尚未充分運用PCT制度的優勢獲得實質權利保護。
PCT制度的特點在于只需要提交一次申請就可以指定并進入多個不同國家。但是,專利實質審查仍需在PCT國家階段根據各國法律分別實施,從而獲得國外專利權。在一定程度上,每件PCT專利申請進入國家階段的平均數量可以反映出PCT專利申請獲取實質權利的狀況。根據WIPO的統計數據,目前我國平均每件PCT申請進入國家階段的數量尚不足1個,而世界范圍內,這一平均數約為3個。這就意味著我國相當數量的PCT專利申請并沒有進入實體獲權階段,無法獲得國外專利權。
總體而言,部分國內企業已經逐步意識到PCT專利申請在對外貿易領域的價值,并開始積極嘗試借助這一工具增強國際競爭力。但是,具有這種意識的企業還相當有限,同時大部分企業對PCT制度的認識還不深刻,對其運用還僅僅停留在提交申請這一初級階段,由于缺少后續獲權實體階段的跟進和投入,PCT專利申請還難以轉變成實際的經濟利益。此外,國內企業的PCT專利申請策略和全球布局能力也有待提高??梢哉f,我國企業運用PCT制度的能力尚不成熟。(本文來源:人民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