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關于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工業強縣的若干意見
五洲商務網
各鎮(鄉)黨委、人民政府,縣機關各單位:
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工業強省的戰略部署,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溫委發〔2013〕66號)、《關于實施“五一○產業培育提升工程”的指導意見》(溫委發〔2013〕66號)等精神,進一步落實縣委《關于實施工業強縣戰略的決定》(平委發〔2014〕47號),實現“十年產值超千億、再造一個新平陽”的奮斗目標,現就進一步加快我縣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發展質量與效益,全力打造工業強縣,提出如下政策意見:
一、設立專項資金
縣財政安排1億元作為工業強縣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我縣工業企業加大“四換三名”、“三轉一市”、兩化融合、科技創新、節能減排等工作力度,加快我縣工業經濟轉型升級,推進產城融合、產業集聚。專項資金今后每年按照10%的幅度遞增,每年結余資金累加計入次年。
二、扶持原則
?。ㄒ唬┊a業導向原則。
根據“十年三步走”的方針,一手抓傳統產業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做優做精做強機械、皮件、塑包等傳統優勢產業,整合提升發展時尚產業集群,著力打造3+X產業新體系。機械產業以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為導向;皮件產業以綠色生態、提高產品附加值、營銷模式創新為導向;塑包產業以環保型新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原材料本地化為導向;時尚產業集群以寵物用品行業為核心,以服裝紡織、家居生活、文化創意等行業為重點,向配套服務業和旅游業延伸,以高檔精品、智能家電、高端定制為導向,促進流行時尚元素與傳統工業的融合。
?。ǘ┓鰞灧鰪娫瓌t。
以實施“三轉一市”、“四換三名”工程為抓手,三強同創,著力創建強鎮、強企,加大工業企業梯度培育力度,促進各層次企業協調發展,支持企業發展總部型、外向型經濟,推動企業品牌、質量、標準創建以及聚才引智工作,引導企業實現主體升級。開拓企業投融資渠道,培育企業上市、掛牌新三板,開展直接融資;創新投融資機制,爭取實現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向重點工業項目和工業企業嫁接,探索新型資金支持體系,破解工業企業融資難題。
?。ㄈ┨豳|增效原則。
以“機器換人”、“騰籠換鳥”和“空間換地”為切入點,提升土地使用效率。鼓勵設備更新技術改造;鼓勵通過重組、整合、兼并、分立等方式盤活低效廠房;鼓勵開展零增地技改,提高容積率,提升畝均產出效率;鼓勵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明晰產權關系;鼓勵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建立產權交易市場,實現產權流轉。
?。ㄋ模﹦撔买寗釉瓌t。
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推動新技術、新材料、新標準、新工藝研究應用,引導和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鼓勵自主研發或引進消化國內外先進技術。重點支持同質同業企業聯合創建研發機構,攻關制約行業發展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推進產業提升發展。
?。ㄎ澹┬畔⒁I原則。
以“兩化”融合為著力點,積極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深化信息技術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管理、節能降耗等環節的應用;加快推廣應用現代生產管理系統等共性技術,普及制造執行、資源計劃、供應鏈、商業智能等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和綜合集成,推進“電商換市”;積極引導企業采用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及信息采集、分析、管理等技術,提升勞動生產率和競爭力。
三、扶持內容
?。ㄒ唬┕膭钭鰪娮龃?/p>
1、打造龍頭企業。凡工業企業當年在本縣銷售收入超過4億元,且入庫稅收超過上年的,授予企業“平陽縣經濟發展突出貢獻企業”榮譽稱號,授予經營者“平陽縣經濟發展優秀人才”榮譽稱號;企業當年在本縣銷售收入超過10億元,且入庫稅收超過上年的,授予企業“平陽縣經濟發展杰出貢獻企業”榮譽稱號,授予經營者“平陽縣經濟發展杰出人才”榮譽稱號;企業當年在本縣銷售收入超過15億元,且入庫稅收超過上年的,授予企業“平陽縣經濟發展卓越貢獻企業”榮譽稱號,授予經營者“平陽縣經濟發展卓越人才”榮譽稱號;企業當年在本縣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且入庫稅收超過上年,或者企業當年在境內外上市的,授予企業“平陽縣經濟發展明星企業”榮譽稱號,授予經營者“平陽縣經濟發展功臣”榮譽稱號。對當年在本縣銷售收入超30億元,或者入庫稅收超2億元的,授予企業“平陽縣經濟發展功勛企業”榮譽稱號,授予經營者“平陽縣經濟發展杰出功臣”榮譽稱號。以上榮譽獲得者由縣委、縣政府授予金質獎牌,個人榮譽獲得者在獲得榮譽稱號之后三年內,在選舉“兩代表一委員”時優先推薦,同時在子女就學等方面給予適當照顧。
2、倡導“資源效益論英雄”理念。按照3+X產業規劃,分行業設立單位資源產出綜合效益獎。對全縣納稅3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根據企業占地、電耗、排污資源使用與產出的產值、稅收、利潤對比,進行綜合效益排序,其中機械、皮件、塑包“3”大行業各取前6名,其他“X”行業匯總取前10名,分別給予20萬元—60萬元的獎勵。同時對繳納稅收300萬元以上首次超過20萬元/畝的企業獎勵10萬元。
3、鼓勵發展總部經濟。鼓勵縣內企業產能向外擴張、產業向外梯度轉移,對將管理總部和結算中心等功能性總部機構留在我縣的總部企業,以及縣外引進的工業總部企業,年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自認定之日起3年內,按其年度銷售收入總額的1%額度給予獎勵。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收購國內外知名品牌、研發中心、先進技術、生產線,按收購規模給予不高于60萬元的獎勵。對本意見發布實施前已完成在外投資的企業,鼓勵其變更個人股權為本地總部企業股權,并實現本地總部企業控股后,按其股權變更過程中所發生費用30%的額度給予獎勵。
4、鼓勵企業兼并重組。三個以上企業兼并重組,原銷售收入合計達3500萬元以上的,賬面資產全額轉入新組建企業,在規范財務建賬的前提下,按賬面折后凈資產總額的2%額度對新組建企業進行獎勵。新投資方占總股本50%以上,或成為第一大股東且占總股本40%以上,且重組后注冊資本不小于3000萬元的,按新投資額的3%額度對新投資方進行獎勵,獎勵金額一般不超過200萬元。兼并重組后,新組建企業在注冊之日起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某一會計年度實現銷售收入達到5000萬元以上,且比重組前原銷售收入合計數增長30%以上的,在規范財務建賬的前提下,每個達標年度按銷售收入增加部分的4%額度對新組建企業給予獎勵。
5、鼓勵企業主體升級。對個轉企進行扶持,對經認定能獨立建賬或委托中介服務機構建賬的個體工商戶轉型為企業,在其年工業銷售收入達到100萬元以上的首個年度,給予獎勵3萬元。對小上規進行扶持,對首次進入規模企業的,獎勵企業經營者10萬元。設立“中小企業跨越獎”,銷售收入首次跨越5000萬元、1億元、2億元、3億元,且當年在本縣的入庫稅收超上年的,分別給予企業經營者5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的獎勵。
6、鼓勵企業開展直接融資。支持工業企業上市,擬上市企業成功上市的,給予200萬元資金補助;把上市公司注冊地遷至我縣的,給予200萬元獎勵;掛牌新三板的,給予100萬元獎勵;掛牌區域性產權交易市場的,給予30萬元獎勵;利用金融創新工具進行直接融資的,按直接融資比例的2‰給予獎勵。
?。ǘ娀行度?/p>
7、鼓勵浙商、溫商、平商回歸。對投資額2000萬元以上經縣政府界定的新回歸企業項目,按投資合同約定時間內竣工投產,且投產后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平均銷售收入達到合同約定額度的,按3個完整會計年度銷售收入總和2%的額度給予獎勵。
8、鼓勵騰籠換鳥。鼓勵低效用地企業通過拍賣、轉讓等方式依法流轉土地使用權。受讓企業類型須符合工業強縣3+X主導產業體系,并通過平陽縣工業投資項目準入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準入審核。受讓企業項目投產后3個完整會計年度內畝均入庫稅收達到20萬元/畝以上的,則在達標年度按計稅產權交易價格的10%額度獎勵給企業;達到30萬元/畝以上的,則按計稅產權交易價格的15%額度獎勵。
9、鼓勵空間換地。企業利用現有合法用地提高建筑密度和生產性用房建筑容積率,增加部分不再增收土地價款和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配套費。對竣工驗收的“空間換地”項目用地容積率在1.5以上,新增部分第4層按照建筑面積獎勵100元/平方米;第5層及以上,按照建筑面積獎勵200元/平方米(廠房建筑層高達到8米的,可按2層計算建筑面積)。
10、鼓勵機器換人。對工業企業用于購置生產設備、檢測設備和特種設備的直接投資,按投資額度以一定比例給予獎勵:投入在200萬元以上的一般性技術改造項目,按投資額的5%獎勵,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按6%獎勵;投入在200萬元以上當年重點扶持產業的技術改造項目,按投資額的7%獎勵,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按9%獎勵;投入在100萬元以上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改造項目,按投資額的8%獎勵,投入1000萬元以上的,按10%獎勵;對列入國家、省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機器換人示范項目或者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在以上獎勵標準的基礎上再增加1個百分點;對引進進口成套自動化裝備,或購置本縣企業生產的設備進行技改部分,在以上獎勵標準的基礎上再增加2個百分點;對實際投資額在2000萬元(含)以上的技術改造項目,超過2000萬元的實際投資部分給予15%的獎勵;以上單個項目獎勵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ㄈ┮龑撔买寗?/p>
11、引導企業技術創新。對實施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國家級火炬計劃、國家重點新產品、省級新產品等科技項目給予3-15萬元獎勵。對獲得?。ú浚┘壙茖W技術獎的單位(團體、個人),給予5-20萬元獎勵;對獲得市級科學技術獎的項目給予市級等額經費獎勵;對獲得縣級科學技術獎的給予一定獎勵。被評選為國家級、省級優秀工業新產品的分別再獎勵5萬元、2萬元。對通過驗收的省技術創新項目、省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和省高新技術產品項目,分別給予每項獎勵10萬元、10萬元、5萬元。對省級認定的國內、省內重大裝備國產化首臺(套)產品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勵。對被首次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市級的企業技術(研發)中心,給予5-50萬元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中小企業技術中心獎勵5萬元。對獲得縣發明專利獎項目、縣發明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給予5-15萬元獎勵;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和開展專利保險工作的,給予一定的資金獎勵。
12、引導企業科技創強。對被認定為國家級、省級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別獎勵60萬元、30萬元。建立企業研究院的,給予30萬元獎勵,批準為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的,按上級合同要求給予配套。獲得省級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示范企業的,分別給予5萬元獎勵。對列入浙江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企業,給予20萬元獎勵。對通過新認定、復審(或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的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新認定的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獎勵2-10萬元。對通過《企業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貫標驗收或認證的企業和認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優勢企業)、省、市、縣專利示范企業獎勵3-20萬元。各類科研院所、企業集團以及大專院校來平陽建立科研機構的,對新建獨立法人研發機構,根據規模、資質、水平等條件給予20萬元—100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的省創新型示范中小企業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新認定的省級、市級精細化管理先進企業(小微企業)每家一次性獎勵10萬元、5萬元。對購買引進新技術、新專利、新工藝并實現轉化產業化的項目,按技術合同成交額10%的比例獎勵,單項獎勵金額不超過200萬元。
13、加快科技投融資體系建設。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保證保險工作,每年安排科技資金,用于科技貸款的保費和利息補助及建立風險池??萍假J款主要用于企業在新產品試制研發和市場推廣過程中的支出。積極引導和扶持企業采取專利權質押方式實現專利權的市場價值,對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獲得貸款的項目,按發放貸款同期銀行基準利率的50%額度給予獎勵,單個項目最高獎勵不超過15萬元。根據3+X產業布局,引導機械、皮件、塑包、時尚產業依托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引進或建立聯合技術研發機構,爭取實現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向重點工業項目和工業企業嫁接,引入“基金制”等市場化運作模式,政府設立“投資引導基金”,變傳統的“補貼投入”為“股權投入”,充分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帶動作用,通過“杠桿放大”效應,創建通過行業協會為主體實施的政府——民間獎勵相融合的新型資金支持體系。
14、積極扶持聚才引智。鼓勵企業引進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給予首次進入縣工業企業的國家“千人計劃”人才50萬元,省“千人計劃”人才25萬元,正高級專業技術人才10萬元,副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和高級技師5萬元,中級專業技術人才和技師2萬元的獎勵,按比例分5年兌現??赏瑫r申請享受縣購房資助政策,具體按《平陽縣企業引進高層次和緊缺急需人才若干規定(試行)》執行。加強對企業緊缺急需人才的培養工作,特別是對電子商務人才,政府提供免費培訓服務,并積極鼓勵其參加國家職業資格考核,對通過考核并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的企業電子商務人才給予全額補助考核費用。對企業具有一定規模,外來員工較多,人才集聚到一定程度,鼓勵自建公共租賃住房,并可以適當突破容積率、密度、綠地率以及非生產性用地比例。同時,可以享受《關于鼓勵和支持企業等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公共租賃住房的意見》(浙政辦發〔2012〕79號)規定的優惠政策。企業聘請“海外工程師”的,按每人根據企業所支付的薪酬額度區間,分5年給予企業10-30萬元補助。對建立國家級、省級博士后工作站的企業,分別獎勵15萬元、8萬元。對企業引進的外來人才子女就學給予一定的照顧政策。對承擔為我縣工業企業定向培養實用技術人才的職業技術教育機構,給予一定的獎勵。
15、積極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組織我縣龍頭企業、畝產綜合效益獎企業、成長型企業及創業新星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參加企業家成長論壇、名??偛冒?、企業家沙龍等各種培訓,給予相應的資金補助。
?。ㄋ模┩苿悠焚|建設
16、推動標準化建設。凡參加國際標準制修訂的企業,獎勵20萬元;凡參加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或制訂浙江省地方標準的企業(指標準起草人排名前三位、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除外,以下同),分別獎勵10萬元、8萬元、5萬元。對當年新認定的省標準創新型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對當年通過國家級、省級驗收的安全生產標準化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獎勵。對當年新獲得國家級AAAA、省級AAA標準化良好行為證書的企業,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獎勵。
17、推動品牌建設。經行政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出口名牌獎勵50萬元;浙江著名商標、知名商號、名牌和出口名牌產品獎勵10萬元;獲得浙江省區域名牌、浙江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的,獎勵20萬元。對首次獲全國質量獎的工業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浙江省省長質量獎、溫州市市長質量獎、平陽縣縣長質量獎的工業企業,給予20萬元的獎勵。對獲得國家出口商品免驗的企業獎勵30萬元。省級以上品牌企業(獲得省級以上著名商標、名牌產品的)在省級以上電視媒體投入的,按照1000萬元、3000萬元、5000萬元以上三個檔次的年投入額度,分別給予直接廣告費1%、2%、3%的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
?。ㄎ澹┩七M兩化融合
18、推進兩化融合技改與示范點。對企業實施兩化融合技改項目,投資額在50萬元以上,按項目實際完成信息化設備和軟件投入總額的10%給予補助,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鼓勵物聯網技術在生產過程、供應鏈跟蹤等環節的應用,對機聯網項目投資20萬元以上的,按照總投入的15%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當年新認定的國家、省、市級信息化或兩化融合示范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獎勵。
19、扶持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對通過省級軟件企業認定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當年新認定的省級軟件產品給予每只1萬元獎勵。對當年通過信息化安全管理認證(ISO27001)的企業,給予5萬元獎勵。通過驗收(鑒定)并實現產業化的省級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新產品開發項目,且項目投資額在100萬元以上的,給予企業每個項目國家級20萬元、省級10萬元獎勵。
20、推廣大數據服務平臺應用。鼓勵企業使用云服務平臺等大數據服務平臺,對規上企業使用大數據服務平臺,給予其實際支付使用費20%的補助,對入駐小微園的規上企業給予30%的補助。建設并鼓勵企業使用中小企業信息化公共應用服務平臺(ASP),對加入公共服務平臺的企業注冊費用給予50%額度補助。
21、提升兩化融合服務與人才培育。對通過省級、市級認定的信息化或兩化融合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給予5萬元獎勵。鼓勵企業開展首席信息官制度(CIO)建設,對榮獲市級“十佳企業CIO”稱號的給予個人5萬元獎勵,對獲得縣級“優秀CIO”稱號的給予2萬元獎勵。
22、大力培育電子商務。對開發平陽電商技術服務中心,開設平陽產品特色展示館,建設電商城,年推介銷售平陽工業產品在5000萬元以上的平臺企業,分別按實際支付服務費、軟硬件投入的30%額度進行獎勵,最高不超過200萬元。鼓勵“電商換市”,對工業企業通過公共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電子商務部分實繳稅收100萬元以上的,獎勵10萬元。對進駐國內外跨境電商平臺注冊上線經營的企業,以及在國內著名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以本企業名義新注冊開設官方旗艦店、專賣店、專營店等的企業,每家給予3萬元獎勵。對落戶在本縣,承擔工業產品物流業務且年營業額100萬元以上的物流企業,按照其年工業產品發貨量,以單一物流件為基數進行計件補助。
?。嵤┕澞軠p排
23、推動節能降耗。開展清潔生產審核的工業企業,經驗收合格,給予5萬元獎勵。獲得省綠色企業、工業循環經濟示范企業,省能源計量示范單位,溫州市節能降耗示范企業等稱號的,分別給予3萬元到10萬元獎勵。對節能降耗循環經濟項目、節能、節水、集中供熱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設備投資50萬元以上的,按實際完成投資額的10%予以獎勵;對實施綠色照明工程、太陽能利用工程,淘汰高能耗落后電機、煤改氣及利用其他清潔能源等項目,完成投資10萬元以上的,按項目實際完成投資額的15%予以補助;上述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100萬元。對研發節能、節水先進技術、設備、工藝等,投資10萬元以上的,按項目實際投入的8%予以補助,單個項目最高補助不超過30萬元。
24、推動減排治污。設立排污權效益貢獻率評價體系。對當年重點扶持產業,以及獲得縣單位資源產出綜合效益獎的企業在新(擴、改)項目需要新增重要污染物排污權指標時,政府儲備排污權指標優先保障,企業年度污染減排目標任務可適當下降,企業環境信用評價予以加分。對減排量得到國家認可的企業,化學需氧量(COD)指標按4萬元/噸、氨氮(NH3-N)指標按4萬元/噸,二氧化硫(SO2)指標按1萬元/噸、氮氧化物(NOx)指標按1萬元/噸、氮氧化物(NOx)指標按1萬元/噸的標準予以獎勵。
?。ㄆ撸┌l展外向經濟
25、鼓勵企業拓展市場。鼓勵企業設立境外貿易公司、辦事處、營銷網絡或長期展示攤位,帶動我縣產品出口,按項目規模給予2萬元—30萬元不等的獎勵。鼓勵企業參加境內外各類國際性展銷會,企業參加一般性境外展會的,每個展位給予參展費50%額度的補助;參加一般性境內涉外展會的(廣交會、華交會除外),每個展位給予一定的補助;參加縣級以上政府(或行政部門)重點支持的國際性展會的,展位費給予全額補助,運費、人員費給予一定補助。對當年自營出口首次超1000萬美元的企業獎勵5萬元;對當年自營出口2000萬美元、5000萬美元、1億美元、2億美元、3億美元、5億美元以上的企業,分別獎勵10萬元、20萬元、5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200萬元。對當年自營出口位居全縣前20位的企業,授予“自營出口龍頭企業”榮譽稱號。
26、提升企業出口保障。對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的保費支出給予一定的補助,年出口額在200萬美元以下的外貿企業實行統保。鼓勵企業或行業積極主動應對國外企業、組織提出的貿易訴訟、傾銷反傾銷調查,在商務部門的總體協調指導下,開展維權和反侵權活動,對所涉及的訴訟費、律師費等給予適當補償,最高不超過50萬元。為應對貿易壁壘,支持行業協會、中介組織建立對外貿易預警點,當年被新列為省級預警示范點的,獎勵5萬元;當年被新評為省級優秀示范點的,獎勵10萬元,二者不重復獎勵。
?。ò耍┘涌炱脚_建設
27、打造“一區六園”工業發展平臺。以平陽經濟開發區整合提升為契機,努力打造“一區六園”工業發展平臺,開展工業強鎮創建行動,在規上工業產值、工業性投資、重大項目推進、小微園建設、科技投入、節能降耗、兩化融合及特色工作等方面著力推進,綜合考評,績效獎勵,并對排名前3名的工業強鎮在工業土地指標等要素資源分配中予以優先。積極探索產城一體化發展模式,以小微園為核心,建設一批主導產業集群規模效應凸顯,綜合服務配套功能完善,集龍頭企業、小微企業園、市場、物流、網絡經濟、企業總部、金融服務、設計研發、生活配套等相融合的特色產業城,對小微園用地全免市政配套費,具體扶持政策見《平陽縣小微企業創業園建設相關配套政策》。鼓勵企業、高等學校、科研機構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和個人,在園區興辦創業園、創業服務中心以及其他形式的綜合孵化器或者各類專業孵化器,引入創業引導基金和種子資金,每個入孵項目經相關評定后,根據項目的科技含量及研究開發的價值給予相應創業引導基金和種子資金支持。
28、打造公共服務平臺。為產業集群轉型升級提供服務的公共服務平臺,按設備投資額的30%給予獎勵;對經行政認定獲得國家級、省級公共服務平臺的分別給予獎勵30萬元、10萬元。對成立國家標準技術委員會平陽分委會獎勵30萬元,成立工作站獎勵10萬元。對建立工業公共檢測機構,并獲得國家級、省級認定的,分別給予獎勵50萬元、30萬元。對注冊于本縣的工業設計機構,當年為本縣企業工業設計開票收入100萬元以上,按其設計收入的4%給予獎勵。
29、大力推進出口基地建設。對獲得國家級、省級出口基地和國家級、省級出口寵物食品安全示范區,給予一定的獎勵。鼓勵建立各類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對當年獲得上級外貿公共服務平臺專項資金的,給予10%的配套資金補助。
30、發揮行業協會平臺作用。充分發揮我縣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每年由縣經信局會同民政局組織對各行業協會、產業聯盟進行評審考核,根據績效排名,給予第一名10萬元、第二至三名6萬元,第四至五名3萬元的資金獎勵。
四、保障措施
?。ㄒ唬┩晟平M織架構。為有序推進工業強縣建設工作,成立工業強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各工業鄉鎮、功能區成立相應機構,不同涉工科室打破常規壁壘,形成合力扶工的新局面。同時圍繞工業強縣建設工作提出方案,推動工業經濟政府序列職能改革。
?。ǘ娀麄饕龑?。制訂年度宣傳方案、開展工業強縣專題年度宣傳,開辟宣傳載體,全年專題報道縣委、縣政府推進工業強縣建設的各項舉措和效果,推進政策公開,提高企業和群眾的知曉率與參與率,營造良好氛圍。開展優秀企業專訪活動,發揮榜樣帶頭作用,提振群眾和企業的信心。
?。ㄈ┙⒐I企業信息服務系統。建立精準的工業企業大數據分析綜合評價系統,推進工業經濟行政管理層面的“機器換人”,實現各部門信息互通,上下級數據統一。該系統將作為扶持政策兌現以及績效跟蹤追責的重要依據,替代以往的驗收審查等程序。同時在信息服務系統內涵蓋工業企業分級管理體系、執法檢查報備及跟蹤追責系統,根據企業分級情況設定相應的預警線,使數據體系預警成為執法檢查的前提條件,將執法檢查的發起者和執行者分立,并通過審批和報備兩種形式加強對執法檢查工作的監督。
?。ㄋ模﹥灮邇冬F程序。本意見中各項獎勵政策,由相關職能部門制訂實施細則并負責解釋。綜合考評類項目由縣工業強縣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并實施。除綜合考評類外,市級以上項目由縣相關部門組織并實施,收集匯總上級相關批文報縣工業強縣工作領導小組確認;縣級項目由屬地鄉鎮、功能區工業強鎮工作領導小組組織并實施,收集匯總中介機構審查并出具的認定報告報縣工業強縣工作領導小組確認。由財政部門根據縣工業強縣工作領導小組確認文件直接兌現政策并進行后續績效管理;由審計、監察部門督促落實并對結果進行抽查監督。
五、附則
?。ㄒ唬┮陨溪剟钌婕皞€人獎勵的均指稅后獎勵,企業獎勵同一企業的同類項目不得重復享受,單個企業年度獎勵總額度原則上以該企業當年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為限。
?。ǘζ髽I發生以下事故(事件)的,獎勵和榮譽實行一票否決:⑴當年安全生產責任制考核不合格的;⑵發生嚴重環境污染事故的;⑶由于產品質量問題、假冒偽劣、勞資糾紛事件、明顯信用失范、職業衛生突發事件或食品安全突發事件等原因,受到刑事處罰的。
?。ㄈ┫嚓P部門需根據本政策意見制訂相關配套資金管理辦法或實施細則,進一步細化工作舉措、獎勵標準和執行程序;政策執行過程中必須堅持標準、嚴格紀律,嚴禁以權謀私、玩忽職守;企業申報必須實事求是不得弄虛作假騙取榮譽和資金。如發現情況不實,弄虛作假的,除追回政策獎勵、通報批評和取消后3年政策享受資格外,對相關責任人將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相應責任。
本政策意見自發文之日起施行。以前出臺的相關政策與本政策意見不一致的,以本政策意見為準。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