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解決資金困難
資政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是指企業以合法擁有的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經評估作為質押物從銀行獲得貸款的一種融資方式,旨在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解決因缺少不動產擔保而帶來的資金緊張難題。2019年8月20日,銀保監會聯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通知》。2019年上半年,全國專利和商標新增質押融資金額為583.5億元,同比增長2.5%,質押項目數為3086項,同比增長21.6%。
2月25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召開擴大會議。會議強調,積極為涉及疫情防控的專利、商標申請開辟綠色通道,為受疫情影響的業務辦理提供便利化救濟措施,指導和支持企業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緩解資金困難。積極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促進創新驅動發展,助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進一步提升專利信息服務水平,加強涉及疫情防控的專利信息挖掘分析,為疫情防控科研攻關和藥物篩選提供精準服務。
商標權質押是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常用方式之一。近日,寧波東靈水暖空調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業,高投入、輕資產。寧波市鄞州區市場監管局通過三服務走訪,了解到企業雖然缺少抵押物,卻擁有10個注冊商標,其中“鼎樂”在行業內有較高知名度,便建議企業利用商標權進行質押融資。離開企業后,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與鄞州銀行橫溪支行聯系溝通,聯合銀行多次上門服務,協商確定質押融資方案。最后,經由寧波市市場監管局開通知識產權質押登記綠色通道,銀行方及時查驗企業領到的商標權質押登記證發放貸款,東靈商標專用權評估值2800萬元,獲得銀行授信800萬元。
疫情發生以來,手握自主知識產權同時又需要融資的浙江企業不在少數。數據表明,今年1-2月,我省共完成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額20.5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9%;其中專利權質押融資登記金額18.34億元,同比增長140%;商標質押金額2.2億元,同比增長69%。為進一步加強對浙江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支持,2月19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聯合浙江銀保監局共同制定《關于明確疫情防控阻擊戰期間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支持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為涉及疫情防控的專利權、商標權質押開辟綠色通道,指導和支持企業用活知識產權資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通知》發出后,浙江市場監管部門主動全面排摸2018年以來專利權商標權質押融資企業2300余家,擔保債權額440億元,并將信息交換給銀監部門,幫助穩定融資預期。期間,浙江省知識產權研究與服務中心免費為專利質押融資企業出具專利評估報告,涉及專利質押金額2億元。 目前浙江市場監管部門已向社會全面公布各地綠色電話專線。浙江省行政區域內的申請人可以直接聯系各地市場將監管部門,給予直接指導,實現登記手續網上在線提交或書面郵寄辦理。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