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品牌策劃的本質在哪
五洲商務網
什么是策劃呢?策劃是一種程序,在本質上是一種運用腦力的理性行為?;旧纤械牟邉澏际顷P于未來事物的。也就是說,策劃是針對未來發生的事情作當前的決策。換而言之,策劃是找出事物的因果關系,衡量未來可采取的措施,作為目前策劃的依據。策劃是事先決定做什么、何時做、誰來做。策劃如同一座橋,它連接著我們目前之地和我們要經過之處。由此看來,策劃是我們達成目的的手段和方法。因而,當代的策劃業,往往是通過“智囊團”、“顧問團”的形式發揮其作用,并努力達成自己的目的。
廣告策劃主要有兩種思維形式。
1.策劃的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是指在思維過程中,充分發揮人的想象力,思維的觸角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擴散,通過知識、經驗的遷移來突破常規,探索未知。比如你初到某地,人生地不熟,若想到某單位去聯系工作,可能通過發散思維設想出這些辦法:(1)問路人;(2)問警察;(3)查地圖;(4)叫出租車去找;(5)問114 查詢臺,打個電話問問,等等。
發散思維的特征有:(1)流暢性。心智活動阻滯少,在短時間內迅速作出眾多反映的能力。(2)靈活性。思想開闊,善于隨機應變、觸類旁通的能力。(3)獨創性。能作出不同尋常的新奇反映的能力。
2.策劃的集中思維
集中思維是指思維的觸角從不同的信息源伸向同一種結果的思維方式。通俗地講,就是以某個目標為中心,從不同的方向出發,將思維的光束聚焦于一點,以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集中思維的流向恰與擴散思維相反,例如中國主體功能區構想,從醞釀到出臺大概經歷了三個階段。
2000 年,國家發改委作了一個關于規劃體制改革的意見,提出空間協調與平衡的理念。
政府在制訂規劃時,不僅要考慮產業分布,還要考慮空間、人、資源、環境的協調。此后,國家發改委開始針對這一構想開始大量研究。
2003 年1 月,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工程院研究相關的課題,在課題中提出增強規劃的空間,確定主體功能的思路,功能區的概念也在這時開始清晰。
最后,中央在“十一五”規劃綱要建議中提出功能區的概念,并最終列入“十一五”規劃綱要。
這是關系國家健康持續發展的一個大構想,它集中了全國的大量信息,調動了眾多“智囊團”的智慧,最后形成了《國務院關于編制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的意見》,(國發(2007)21 號)。這一構想被認為將有利于縮小地區間差距,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引導經濟布局、人口分布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促進人口、經濟、資源環境的空間均衡;有利于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實現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也有利于打破行政區劃,制定實施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和績效考評體系,加強和改善區域調控。
集中思維的特點有如下幾點。
(1)定向性:發散思維比較自由活潑,思維方向多角度、全方位。而集中思維定向于一定目標。
(2)綜合性:集中思維依靠各種信息和已有方案,圍繞一定目標進行綜合,獲取多種信息和方案,這是發散思維的任務。
(3)實在性:集中思維是從不同的信息源出發,經過匯聚歸納得出結論,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近幾年,對發散思維的宣傳較多,似乎只有具備這種能力的人才具有創造性。其實,集中思維能力與發散思維能力一樣,對于預測主體是必不可少的。只注重集中思維,就會造成思維的貧乏和刻板,不利于從眾多的方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而過分偏重于發散思維,就可能由于得不到集中思維的幫助,而使發散思維的產物成為一團亂麻,理不出頭緒。(本文來源:互聯網)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