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國軟件著作權登記情況分析之軟件登記數量分析
五洲商務網
2011年是我國 “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軟件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軟件著作權登記首次突破十萬件,登記量再創歷史新高。由于經濟基礎、發展條件和政策環境的差異,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區域分布并不均衡,形成了東、中、西的梯次格局。
一、軟件登記量高速增長
2011年,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首次突破十萬件,達到109342 件,同比增長33.40 %,較2006年增長4.1倍,延續了“十一五”期間的高速增長態勢。
我國大部分地區軟件登記量均呈現出了快速增長態勢。廣東登記數量增長最多,廣西登記增速最快,另外,甘肅、安徽、山西、貴州和湖北增速均超過50%。
各類軟件登記量均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物聯網、云計算和游戲軟件增長尤為突出,均實現登記量翻倍。
二、區域分布不均衡,聚集效應明顯
1、東部地區遠高于中西部地區
2011年,東部地區軟件著作權登記量近9萬件,約占全國登記總量的80%,約為中部地區的8倍,西部地區的10倍。其中,北京、廣東、上海、江蘇和浙江包攬了我國軟件登記量地區排名的前五位。
2、北京、廣東、上海的登記量占全國一半以上
2011年,北京市登記軟件30036件,位居全國之首,廣東省登記19572件,位居第二,上海市排名第三,登記軟件10181件,上述三地登記量均超過萬件,合計59789件,約占全國登記總量的55%。
3、成都、西安的登記量占西部地區六成以上
2011年,成都市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約為西部地區的33%,西安市軟件登記量約為西部地區的28%,兩市登記軟件登記量合計約占西部地區總量的6成以上,聚集效應明顯。(本文來源:中國版權保護中心)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