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商標注冊:余姚創新模式加強商標權的保護
資政知識產權
余姚坐落于寧紹平原,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南翼,東與寧波市江北區、海曙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上虞區,北毗慈溪市,西北于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是長三角重要的旅游城市,是浙江省特色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濱海生態保護區,余姚市隸屬于浙江省經濟中心寧波市,具有便捷的海陸空交通和得天獨厚的區域優勢。2018年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58億元,增長7.8%,完成財政總收入152.4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6億元,分別增長9.1%和7.8%,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52982元、31019元,均增長8.5%。工業強市戰略持續深化,出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等政策意見,加大企業“兩鏈”風險處置力度,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286.5億元、利潤82億元,分別增長10.8%和18%。
2018年年初以來,余姚市市場監管局就商標“議題管理”專門發文,要求基層所針對轄區商品區域性分布特點,認真研判,各確立一至二個商標作為2018年專用權保護議題管理工作的目標,圍繞“小家電”、“酒類”等六大塊商品集中開展商標護權行動,取得了“累累碩果”。至今,余姚市市場監管局已查處議題管理商標侵權案38起,其中5起案件已移交公安部門,總案值達44萬元,罰沒款金額達149萬元。
首先是宣傳培訓,建自律機制。余姚市市場監管局多次組織全市規模企業、知名商標企業及規模農業龍頭企業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負責人,開展了新《商標法》及實施條例的學習培訓,不斷提高企業的商標品牌意識和保護意識,以及相關行業的誠信守法意識。編制知名品牌企業商標保護名錄并公布,利用各種媒介進行廣泛宣傳,大力引導相關企業和經營戶加強行業自律,并督促企業建立自律機制,不斷規范他們的經營行為。
其次是綜合研判,建預警機制。余姚市市場監管局充分運用準入系統、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商標監測數據庫及品牌指導站信息化平臺等平臺,將電商商標網店營銷數據進行綜合比對,建立起重點監管檔案;同時建立預警機制,進一步擴大案件線索來源,實現對相關行業商標專用權的精確有效監管。
再次是齊心協力,建聯打機制。余姚市市場監管局與代理機構和商標權利人建立聯手打假制度,定期聯絡部分重點商標權利人(境外商標、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建立雙向的信息溝通反饋渠道,及時通報商標保護方面的情況。通過真假鑒別實務培訓、向商標所有權人取經學習、實戰經驗分析,提升執法人員拓展案源的敏感性與挖案能力,使得行業商標監管的能力得到整體提升。同時還強化多部門多層級執法協作機制,據統計,今年已開展“茅臺”、“五糧液”、“劍南春”白酒商標侵權政企聯手打假專項行動6次,查辦案件6件,形成了強大商標保護合力。
最后是重拳出擊,建普查機制。余姚市市場監管局根據六大類商品區域分布特點,采取四個必查:專業批發市場、大型商超必查;持牌外貿企業、商標印制企業必查;消費投訴熱點、安全隱患重點環節必查;重大節假、博覽展會活動必查。同時確立兩個重點:馳名商標及涉外商標為重點,重拳出擊,一查到底,以點帶面,徹查案中案,取得良好效果。據統計,余姚市市場監管局今年已查處馳名商標侵權案件10起、涉外商標案件21起,其他侵權案件7件,其中“小家電”8起、“插頭電源線”10起、“酒類”6起、“汽車配件”7起,嚴厲打擊了制售假冒商標品牌的違法行為,極大抑制了區域性假冒侵權勢頭抬頭。
《商標法》關于商標侵權的認定:
第五十六條 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
第五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均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
(二)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
(三)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四)偽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制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五)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并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六)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
(七)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