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達芬奇家具看的企業品牌策劃思路
五洲商務網
達芬奇家具被央視曝光后,命運視乎已經給出,她將順順利利地步上歐典地板的后塵,被載入“假洋牌史冊”。
迄今為止的比較出頭的假洋牌有:歐典地板(鼻祖)、杰士邦、奧優奶粉、皮爾卡丹、達芬奇家具。
筆者在看完達芬奇家具的專題報道后,除了感慨“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外,那就是感慨達芬奇家具的整個品牌策劃之詭秘。
第一,抓住消費者心理。
基于對國內企業背德行為泛濫的無所適從和用腳投票,消費者寧愿對國外品牌支付更高信用溢價。
第二,精巧的包裝。
在品牌策劃中這也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之一,“人靠衣裝,佛靠金裝”。
達芬奇家具的包裝在筆者看來四點做得非常好:
1、用洋名字。
既然做洋品牌,那就要用洋名字,而且得是對得起觀眾的大氣的洋名字,于是“達芬奇”三字華麗登場。
2、只做國外風格,鮮有國內設計。
這樣做很容易讓消費者誤認為該家具從設計到制作都完全來自于國外。
3、突出重點,定位精準。
達芬奇家具所租用的賣場無一不布置豪華,甚至全在黃金地段上,給消費者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有了這種感覺也就不難定義該家具為“奢侈家具、100%意大利產”。
達芬奇家具從一開始就不是給一般消費者準備的,她是財富的象征,尊貴奢侈的證明。
4、引入大腕擴充場面。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達芬奇家具公司除了自己運營達芬奇品牌家具外同時也是幾大奢侈品牌家具的中國代理商,包括:蘭博基尼、范思哲等。
在一大群明星的擁簇下,達芬奇很自然地變成了一個奢侈品牌。
第三,名正言順地以假亂真。
達芬奇家具為了名正言順地獲得洋品牌的證明可謂費盡周折。先是委托國內企業生產,后是出口到意大利,溜一圈后又回到國內,為的只是那些報關單等證明材料。
筆者一直堅持這樣的觀點,剖析別人的品牌策劃方式并非建議大家這樣去做,只是學習一種知識和方法,就像砒霜可以害人,亦可治病是一樣的。
達芬奇家具的整個品牌策劃還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國內廣告策劃行業目前處于一個高速成長期,這些策劃的案例也是必須研究的。
假洋牌從一開始地直接宣傳自己是國外品牌到后來注冊國外商標,到后來注冊國外空殼公司同時注冊國外品牌和國內品牌再授權,到如今的產品出境后又回運,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啊。
或者只有經歷這些以后,企業品牌策劃的思路和方式才會更加成熟,國人對待國外產品的態度才會更理智。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