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不保護 企業勤勞不致富
五洲商務網
漢王到今年12月初已累計銷售100萬臺電紙書。12月7日漢王科技董事長劉迎建對話《第一財經日報》:“漢王電紙書產品用戶已突破百萬大關,未來漢王科技將把盈利點轉為豐富的內容,大力發展內容平臺是漢王科技的前進方向。未來電子書市場的競爭將是內容的競爭,版權保護將成為市場健康發展與否的關鍵。”
劉迎建透露,漢王書城的圖書總量已經達到近13萬冊,近期目標是突破20萬冊,已經上線100多種全國各地的報紙,200多種雜志,漢王今年在書城建設上投入很高,幾乎以每天300本新書上線的速度更新書城內容。
對于著作權的保護與近期互聯網文學作品侵權的糾紛案件,劉迎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對著作權的保護有待提高,是目前制約電子閱讀器在國內發展的主要原因,也是電子書生產企業能否盈利的關鍵?,F在知識產權制度執行較好的國際有日本、美國、印度以及歐洲等國,軟件行業一直非常繁榮。在美國,大的IT超市中約有1/3是賣軟件的,如辦公軟件、繪圖軟件、詞典軟件、數據庫軟件等,生意都很好,而在中國有2/3的軟件可能都是盜版的,這也是中國軟件企業發展艱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現在中國正進入書報刊的數字化時代,能否讓文化繁榮起來,最根本的還在于知識產權保護。紙質時代由于盜版書的門檻比較高,知識產權保護還不是那么重要。但進入數字化時代后,盜版變得非常容易,知識產權保護就成為出版文化能否繁榮的命根子。紙質時代我國出版業產值已達600多億元,進入數字化時代后如果知識產權保護不力,劉迎建擔心產業會發生萎縮。
其實,知識產權保護對每一個行業都至關重要。在知識經濟時代,最大的財富是專利、標準、商標、著作權等無形資產。如果這些東西得不到有效的保護,任假冒偽劣盛行,我們就很難擺脫“光勤勞、不富裕”的尷尬。
現在全國各地正在進行大規模的打擊盜版和制售假冒偽劣行動。這是鼓勵發明創造、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英明之舉。我們是不缺聰明才智的,只要把國家的知識產權戰略落到實處,讓知識產權創造者得到應有的回報,創新思想就能充分涌流,創意產業就會迎來大繁榮。(本文來源于:人民網——趙永新采訪整理)
參考閱讀:
作為中國IT業中為數不多的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漢王科技擁有手寫識別技術(識別手寫文字的軟件技術)、筆跡輸入技術(輸入手寫信息的硬件技術)、OCR 技術和嵌入式軟硬件技術等四大核心技術。截止2009年3月,漢王科技獲得軟件著作權登記86 項,申請商標注冊260項,申請專利296 項(包括國內發明專利141 項、實用新型專利 108項、外觀設計29項,國外發明專利17 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其中,獲準注冊的商標59 項,獲準授權的專利137項。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