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知識產權 > 知識產權案例 > 正文

    懲罰性賠償如何與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相協調

    五洲商務網 0


    我國行政執法程序處理的知識產權侵權案件遠遠多于民事、刑事訴訟案件,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民事保護、行政保護、刑事保護三元保護體系。懲罰性賠償是一種特殊的救濟制度,它雖然主要置身于民事責任和民事訴訟程序中,但與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一樣具有懲罰功能。因此質疑者認為,引入懲罰性賠償會與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相沖突。本文認為,只要處理好懲罰性賠償與刑事責任、行政責任的協調,懲罰性賠償的引入會改善我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一、與知識產權侵權刑事責任的協調



    在民事保護、刑事保護二元保護體系下,刑法保護直接介入知識產權侵權行為,民事損害賠償與刑事責任相互交叉重疊。但在我國三元保護體系下,民事保護與刑法保護之間設置了寬闊的隔離區間——行政保護,構成所謂“犯罪門檻”。它包括“量的犯罪門檻”,比如著作權侵權復制品數量合計在500張(份)以上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罪;也包括“質的犯罪門檻”,比如構成商標侵權犯罪的行為類型比《商標法》第52條規定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侵權行為范圍要窄得多,構成侵犯著作權罪的4種侵權行為也只是《著作權法》第47條規定的8種侵權行為類型的一部分。該門檻的存在,使民事責任與刑事責任之間的重合度降低,我國對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結構的這一特點為懲罰性賠償提供了有力的理由,即對于處于犯罪門檻之下的侵權行為,引入懲罰性賠償會彌補刑法保護缺失所導致的懲罰不足問題。特別是專利侵權在我國不構成犯罪,更有必要引入懲罰性賠償。對于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重疊的領域,既屬于犯罪罪狀的侵權行為類型,而且也越過量的門檻的侵權行為,引入的懲罰性賠償將會與刑事責任發生競合,新引入的懲罰性賠償理應對刑事懲罰產生替代效應。首先,懲罰性賠償更符合受害人利益。在一個市場競爭秩序健全的社會,作為經濟人假設的受害人希望得到的賠償數額越高越好,侵權人鋃鐺入獄反而會大大降低受害人獲得的賠償數額。懲罰性賠償正好可以實現受害人這種金錢利益的訴求,充分發揮受害人維權的積極性。其次,引入懲罰性賠償符合刑罰謙抑性原則。以德國為例,2007年有13, 000件知識產權侵權案件進入刑事司法程序,但沒有一件最終判處監禁,許多案件在檢察機關的程序中就終止(discontinued)了。第三,從制度成本看,懲罰性賠償的民事程序優于刑事程序。刑事程序畢竟要耗費較高的司法成本,倘若懲罰性賠償能夠達到同樣的遏制和懲罰作用,作為民事程序的懲罰性賠償應當優先適用。若受害人首先選擇刑事程序,比如向公安機關報案,在侵權人受到刑罰處罰后,在刑事附帶民事程序中受害人將得不到懲罰性賠償。若受害人首先選擇了民事程序,即使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越過了犯罪的門檻,倘若沒有造成重大社會危害,在法院判決懲罰性賠償后,可以不追究其刑事責任。



    二、與知識產權侵權行政責任的協調



    承擔行政責任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類型總體上少于承擔一般民事責任的行為類型,但多于承擔刑事責任的侵權行為類型?!?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y62333.com/wiki/doc-view-57.html">商標法》第54條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依法查處“對侵犯注冊商標專利權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的所有類型侵權行為都有可能承擔行政責任?!?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y62333.com/wiki/doc-view-75.html">著作權法》第46條規定的11種侵權行為類型只承擔民事責任,而第47條規定的8種侵權行為類型會承擔行政責任。從承擔責任的侵權行為類型看,引入懲罰性賠償與行政處罰會發生沖突的首先是商標侵權,其次是著作權侵權。



    現有制度中已經存在商標侵權與部分著作權侵權中的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相競合,并規定了具體解決沖突的規則。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1條第2款的規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同一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已經給予行政處罰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民事制裁”,其原則在于行政處罰與民事制裁不可并處。倘若在民事責任中引入懲罰性賠償,懲罰性賠償應當替代民事制裁并處于相當于民事制裁的法律地位,因此也應仿照上述原則,規定懲罰性賠償與行政處罰不可同時適用。在程序上,應當按優先原則處理,即倘若民事訴訟在先,則法院判決懲罰性賠償后,行政機關不得罰款;倘若行政處罰在先,則法院不得判決懲罰性賠償。



    另外,懲罰性賠償也適用于行政調解,比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在應當事人請求對賠償額進行調解時,對于那些法院可能判決懲罰性賠償的侵權糾紛,行政調解的賠償數額也應提高。(本文來源:知識產權侵權引入懲罰性賠償之辯;作者:和育東、石紅艷、林聲燁)




    9191精品国产免费_国产演艺明星婬乱视频不卡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_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