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構建專利池的指導意見
五洲商務網
1.發揮行業協會交流溝通平臺的重要作用
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重要作用,建立行業內企業間的平等對話、溝通、協調機制,并吸引更多的企業融入。組織企業積極參與并推動國內外重大技術標準的制定,促進新技術的標準化和產業化。協商解決共性的專利問題,通過互利合作的方式,整合技術資源來組建專利池,建立產業知識產權的完整體系。建立起由行業協會牽頭,對企業科研、管理人員定期進行知識產權知識的培訓。讓企業了解國際上相關技術領域的最新動向,定期組織知識產權法律專家介紹知識產權法律知識,提高企業被訴侵權之后的應訴能力。
2.相關技術領域成立產業聯盟
在產業聯盟的合作框架下,為專利池的組建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的保障。行業協會一般覆蓋的技術領域范圍比較廣,而一個專利池一般只涉及某個技術、某個產品或某個標準,所以成立具體的產業聯盟更有利于專利池組建工作的進展,擁有某產品或某標準的核心專利技術的企業都能在產業聯盟的組織下合作為專利池的組建盡力。
3.產業聯盟內部,成立相關工作組或委員會
在產業聯盟內部,成立相關工作組或委員會,比如標準制定組,專門負責起草、試驗、制定、申報等建立相關領域技術的國家標準事宜;專利池工作委員會,專門負責挑選必要核心技術、組建專利池事宜。另外,由于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聯盟成員必須交納一定的會員費,而且每個會員企業必須派出專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專利池的組建工作。
4.標準先行策略:提高研發能力,制定技術標準
根據國內外的經驗,大部分的專利池都是圍繞一個技術標準建立的,且由于現代的技術標準越來越多地涉及專利技術,所以擁有這些標準所必要的專利技術的企業就很容易團結起來組建一個專利池,入池的專利都是這一技術標準中所涉及到的必要專利技術,有時一個專利池中會有一個以上的標準。所以對于國內的企業來說,加強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提升研發能力,推出相關技術領域的標準,是組建專利池的捷徑。
5.成立專門的專利池籌備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
條件成熟時,成立專門的專利池籌備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負責專利池組建的具體事宜。委員會可以是在中國注冊的非贏利性組織,其使命是把實施某項標準所需的必要專利組織成專利池,并進行“一站式”許可。
一般情況下,籌備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由擁有相關技術領域的專利技術的企業代表組成,企業派出的代表必須具有相關領域技術背景、高級職稱,并能勤勉工作,具體任職條件可以根據不同行業、領域具體制定。但在經驗還不足的條件下,委員會可以由實施標準所需必要專利的所有人代表、標準用戶代表、有政府工作背景的代表公共利益的專家等多方人士組成。
6.制訂各種章程、規范許可模式
籌備委員會或管理委員會組成后,及時召開會議,起草、制定、通過《委員會章程》《委員會財務預算方案》《專利池獨立評估專家挑選程序》《入池必要專利評選原則和標準》《專利池時間表》等重要文件以及專利所有人對專利池許可費的分配原則及具體分配時間、比例等辦法。
7.制定專利池的知識產權政策
專利池的知識產權政策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最大程度將所有包含必要權利要求的專利吸收在內的原則 ;二是誠實信用原則;三是自愿參與原則;四是非排他性原則;五是非歧視性的管理原則。(本文來源: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者:張建華、胡澤保)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