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國際注冊 > 國際商標專利 > 正文

    美國聯邦商標反淡化法的理論來源

    五洲商務網 0


    商標淡化理論起源于1927 年富蘭克·斯凱特(Frank Schexhter) 在《哈佛法學評論》上的撰文。該文指出:“商標權人不僅應當禁止他人將他的商標使用于相互競爭的商品上,而且應當禁止使用在非競爭性的商品上。”美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分會主席湯姆斯·E·史密斯( ThomasE. Smith) 對斯凱特的理論作了進一步闡述和發展。他說,“如果法院容許或者放任‘勞斯萊斯’餐館、‘勞斯萊斯’自助餐廳、‘勞斯萊斯’褲子、‘勞斯萊斯’糖果存在的話,那么,不出10 年,‘勞斯萊斯’商標的所有人就將不再擁有這個世界馳名商標。”按照斯凱特的理論,馳名商標淡化效應的產生是因為非權利人借助馳名商標在公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將馳名商標用在非競爭性的商品上,從而逐漸削弱或降低了該馳名商標的身價,即該馳名商標所具有的信譽。商標標記越是具有顯著特點或者唯一性,它在公眾心目中的印象就越深,就越是需要加倍保護,以防止該馳名商標與其特定商品之間的聯系被削弱或者消失。



    30 年代初,國會否定了由斯凱特起草的一項議案,該議案中含有保護聯邦注冊的商標,禁止可能損害在先使用人的信譽、名聲和商業信用的使用行為的規定。盡管這項議案未能形成法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淡化理論不斷發展和成熟。1947 年,馬薩諸塞州制定了第一個商標淡化法。目前,大多數州都有了旨在保護馳名商標的反淡化法,以便防止他人擅自使用馳名商標,即使這種使用并無可能引起商品或服務來源的混淆。商標淡化來自兩個方面:沖淡和玷污。所謂沖淡,是指非權利人將馳名商標用于無競爭關系的商品上,從而使該馳名商標與其商品的特定聯系弱化的行為。淡化的例子有:“愛娃”轎車、“柯達”手紙等。所謂玷污,是指非權利人將相同或近似商標使用在對某馳名商標的信譽可能發生損害的商品或服務上的行為。例如,一個色情影片卻起名為“芝麻街”。



    沖淡和玷污是商標淡化行為的兩種基本表現形式。但不限于此。聯邦第二巡回法院認為, (紐約州) 法律并不排除存在著其他淡化馳名商標的方式,例如,對一個具有廣泛知名度的商標進行嘲弄,有可能減少或損害其商品的銷售能力。如果這種潛在的淡化行為所針對的是一個有競爭關系的商標,就應當引起法律的注意,并加以制止。(本文來源:互聯網)




    9191精品国产免费_国产演艺明星婬乱视频不卡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_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