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專利協作式檢索和審查(PCT CSE)試點介紹
五洲商務網
PCT專利協作式檢索和審查(Collabora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簡稱CS&E),PCT CSE是中美歐日韓發明五局(IP5)在 PCT 平臺下開展的一項試點性新業務。PCT CSE 項目的概念是由處于不同地區、使用不同語言的不同局的審查員協作完成 PCT 申請的國際檢索與初步審查工作,產生一份共同的檢索報告,并由主審員負責根據所有參與局的貢獻性意見撰寫最終國際檢索報告。
2010 年及 2011-2012 年,歐洲專利局(EPO)、韓國特許廳(KIPO)和美國專利商標局(USTPO)先后聯合開展了第一期和第二期 PCT CSE 項目試點。CSE 項目的第三期試點將在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USPTO、EPO、日本特許廳(JPO)和 KIPO 組成的發明五局(IP5)范圍內開展。本次試點的目的在于由五局聯合測試 CSE 項目的可行性,并重點關注申請人對于 CSE 項目成果的興趣以及各參與局的益處。
本次試點中,五局中由試點國際申請指定為國際檢索單位的專利局為相應試點申請的主審局,主審局的審查員將作為主審員,按照常規國際申請的檢索和審查標準,對試點國際申請做出臨時主審意見(由國際檢索報告和初步審查意見等文件構成),并傳送給其他四局。其他四局將依據各局作為國際檢索單位的職責、以參審局的身份協作完成審查工作,參審局的審查員將作為參審員,參考臨時主審意見,向主審員提供貢獻性的參審意見(由國際檢索報告和初步審查意見等文件構成)。最終的國際檢索報告和書面意見將由主審員參考各參審員的參審意見后做出。
簡而言之就是:發明案進入前述五局,能以單一語文、單一申請案、單一一份申請費用同時取得五大局檢索及比對意見。缺點是現在處于測試階段,名額較少,非常重大發明創新,否則可能不能入選。發明五局(IP5)各可以主審局身分提供100件PCT案參加名額,并以參審局身分參與400件PCT案的國際檢索及前案比對。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