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法官判決認為IP地址不等同于個人
五洲商務網
北京時間5月4日上午消息,美國伊利諾斯州地方法院法官哈羅德·貝克(Harold Baker)本周否決了版權持有者要求法院傳喚疑似侵權者網絡服務提供者(ISP)的權利,理由是IP地址不等同于個人。分析師認為,這或許是美國BT集體訴訟史上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裁決。
去年僅在美國,各種版權持有者便對其所指稱的10萬文件分享者提起訴訟。這些訴訟旨在獲取侵權者的個人信息,然后利用這種信息談判尋求達成和解,以期獲得數百到數千美元不等的賠償。律師、公眾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均將這種做法比作是敲詐行為,盡管如此,此類案件每個月都層出不群。
但本周地方法院法官貝克作出了一個令人感興趣的裁決,如果這一裁決被其他法官所接受,可能會成為類似集體訴訟的一大障礙。在此案中,貝克裁定加拿大成人電影公司VPR Internationale無權要求法院向與其用戶IP地址連接的個人信息網絡服務提供者發出傳票,理由則是IP地址不等同于個人,尤其是在“成人娛樂”案件中,這種做法可能會妨礙“公正”的法律程序。
貝克法官還以最近發生的一起色情內容傳播案支持他的觀點,在這起案件中,美國當局搜查了與此案無關人士的住所,因為真正的犯罪者正借道Wi-Fi連接傳播色情內容。貝克以此為例,宣稱VPR訴訟案中的一些被告可能與控方所訴的侵權行為無關。他在文件中寫道:“侵權者既可能是VPR用戶、用戶的家庭成員,也可能是看過她筆記本的任何人或鄰居等。”
盡管上訴邏輯適用于所有BT訴訟,但當所稱指的侵權人正在分享的不是成人色情內容,此類案件會變得更加微妙。盡管這一裁決肯定不利于BT集體訴訟中的版權持有者,但其他法官是否會在今后的案件審理中得出同樣的結論還有待觀察。(本文來源:新浪網;作者:永鴻)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