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
  • 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政策資訊 > 知識產權新聞 > 正文

    農產品商標帶動農民共同致富

    五洲商務網 0


    以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工作為核心內容的“商標富農”工作,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力切入點,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促進特色農業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水平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在各級工商部門的積極推動下,各地利用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大力發展農村特色經濟,商標富農成效顯著。



    帶動農民共同致富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朱家尖鎮的梭子蟹養殖面積有4000多畝,養殖合作社會員達100余人,統一使用“朱家尖”集體商標后,貼上商標的梭子蟹比普通的梭子蟹每公斤售價貴了20元。這樣算下來,“朱家尖”商標讓朱家尖鎮的梭子蟹養殖戶每年增加產品銷售附加值3000多萬元。



    福建省福安市坦洋村的“坦洋工夫”紅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自2008年3月獲得注冊保護后,原先魚龍混雜的市場立刻得到凈化,“坦洋工夫”紅茶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進一步提高,品牌效應不斷突顯。2008年“坦洋工夫”紅茶、毛茶產值1.6億元,商品值4.8億元,比2007年增長31.9%;售價從注冊保護前的每公斤50至60元,上升到每公斤1000多元;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4966元中,約三分之一來自茶葉。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在黨中央國務院“加大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志保護力度……充分運用地理標志和農產品商標促進特色農業發展”政策指導下,近年來,我國農產品商標特別是農產品集體商標的注冊和保護工作蓬勃發展。“在提高農產品附加值、不斷提高農民收入、促進擴大農產品出口、促進特色農業產業的形成和發展、推進農業產業化水平、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發展,并帶動其他行業同步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陳文彤說。



    從國家工商總局2011年初對隨機抽取的220個種植類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調查樣本看,2010年地理標志農產品的附加值比注冊保護前平均增長105%,最高增長達6倍;種植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農民人均收入占其總收入的41%,比注冊保護前增長90%,最高達10倍;直接解決地理標志產品所在地總人口18.16%的農民就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均十分突出。



    “經過20多年的工作實踐,中國成功建立并完善了用集體商標、證明商標保護地理標志的法律體系,使地理標志成為幫助農民增收,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陳文彤說。




    9191精品国产免费_国产演艺明星婬乱视频不卡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_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