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本土品牌的發展的四個階段
五洲商務網
本土品牌真正崛起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的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大致可以把我國本土品牌的發展所程分為四個階段:品牌啟蒙階段、自創品牌階段、品牌競爭階段和品牌國際化階段。
第一階段:品牌啟蒙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前,對本土企業來說,品牌還是個新詞。企業的品牌意識十分薄弱,主要表現在:
•被外資兼并
1980年5月,我國誕生了第一家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此后,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源源不斷。在合資中,大量的本土品牌以商標使用權作價人股,結果是合資后本土品牌或推廣不力或被“打人冷宮”,漸漸被市場遺忘。
•0EN生產
20世紀90年代以前,我國許多企業都屬于“三來”企業,通過為外資品牌進行貼牌生產(OEM)來謀得生存,只能獲得微薄的加工費。
第二階段:自創品牌階段
經過市場競爭的錘煉,在與外資品牌競爭中頻頻失利的本土企業越來越感覺到品牌的威力。企業普遍認識到,只有創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與強勁的外資競爭對手相抗衡。于是,中國大地掀起了一股爭創名牌的熱潮..
•CI熱
1991年,廣東太陽沖憑借專業的CI設計建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此后,中國大地掀起一股CI熱,今日、雅戈爾、康佳、新飛等企業相繼導人CI系統,獲得巨大成功。
•各類品牌活動興起
從1 991年開始,相繼開創“中國馳名商標”評比活動、“全國暢銷國產商品展銷會”、 “金橋獎”評選活動,以及創立《中國名牌》雜志和發布“中圍最有價值品牌年度研究報告”。
•各地政府提出品牌戰略和名牌工程
20世紀90年代以來:黑龍江、浙江、四川、山東、吉林、山西、北京、上海等省市分別制定實施了名牌戰略,
•老字號品牌再造
中華老字號歷史悠久、口碑甚佳。然而由于經營手法陳舊,管理落后,這些老字號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曾一度黯然失色。20世紀90年代以來,老字號經營者們轉變觀念,借鑒經驗,運用現代營銷管理理論再造老字號,重現昔日風采。例如,“全聚德”運用豐富多樣的營銷策略塑造了一個強勢的現代餐飲服務品牌。
第三階:段品牌競爭階段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經濟加速發展,“土品牌”“洋品牌”隨處可見,市場競爭加劇,很多行業都爆發了激烈的價格戰、廣告戰、促銷戰、服務戰。很多企業都明白,惟有建立和維護一個強有力的品牌,企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但品牌之戰中存在大量誤區。
•“標王”之爭
自1995年起,中央電視臺廣告部開始對黃金廣告時間實行公開招標??赘揖?、秦池、愛多分別成為幾代“標王”,并均在中標當年產生巨大效益。今天回首“標王”時代,盡管昔日的“標王”今已紛紛落馬,但當時品牌競爭的激烈程度和企業對品牌投入的熱忱不得不令人嘆服。
•服務戰
很多企業已經認識到,單靠價格、廣告、促銷、質量已不足以吸引顧客,只有為顧客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才能使品牌在競爭中制勝。因此,許多行業紛紛將競爭重心轉向服務,如海爾的“星級服務”,榮事達的“紅地毯服務”等等。
第四階段:品牌國際化階段
20世紀叫90年代末,一批優秀的本土品牌紛紛啟動全球化戰略,走出國門,打人國際市場。它們在海外設立研發、生產、營銷機構,招募國際型人才,立志于成為全球品牌。經過幾年努力,海爾、聯想等品牌已在國際市場上樹立了較高的聲譽。(本文作者:魏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