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計劃之星火西進行動實施方案
五洲商務網
為貫徹《"十五"星火計劃發展綱要》,實施"十五"星火西進科技行動,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
星火西進行動是"十五"星火計劃科技燎原行動之一,是提高我國西部地區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培育西部地區科技支撐能力,引導西部地區農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科技行動。"十五"期間,我國將以項目為紐帶,以科技示范為手段,以科技示范基地建設為立足點,以西部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和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堅持東西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在西部建設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營造有利于東部地區的技術、人才和資金向西部轉移的環境;通過東西對接,培育一批西部特色產業;加強西部地區農民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能力;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促進西部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
二、必要性
當前,我國農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已全面啟動,加快農民、特別是西部貧困地區農民脫貧致富,加速實現農業現代化,已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任務,也是西部大開發戰略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西部大開發,科技要先行。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恢復與治理,區域經濟的發展等,都需要科技來支撐。星火西進行動就是貫徹實施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立足西部地區特色資源優勢,面向國際、國內市場,培育西部特色支柱產業,建設一批具有經濟活力的企業集團。因此,該行動的實施,對帶動地方經濟發展,提高西部貧困地區農民的收入,促進西部地區農業科技水平和科技能力的提高等,均具有較大的引導與示范作用。
三、現有工作基礎
星火計劃是我國第一個面向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科技計劃,自實施以來,不僅有效地促進了西部貧困地區農民溫飽問題的緩解和區域經濟的發展,而且也極大地促進了農村先進適用技術的傳播和推廣,同時,也為今后的工作創造和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此外,東部地區星火科技能力的提高和發展,亦為星火西進科技行動提供了先進適用技術和成功經驗。
"九五"期間,科技部已正式批準建設了四個星火科技示范縣,取得了初步成效,積累了一些經驗。從 1999年開始先后在成都、沈陽等地召開星火西進項目洽談會,增進了東西部地區的相互了解,成為東部地區的技術、人才和資金向西部地區轉移的有效途徑。為了配合西部大開發行動,加快西部地區經濟發展,國家實行東西部對接戰略,通過對接扶持西部地區的發展;此外,科技部和各有關部委、各級地方政府為配合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在部分項目上對西部地區實行傾斜政策。這些工作都?quot;十五"星火西進行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
四、目標和任務
1. 目標
"十五"星火西進行動的目標是:以西部農民脫貧致富和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不斷提高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貧困地區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提高西部地區科技支撐能力和依靠科技脫貧致富的能力。以項目為紐帶,以科技示范為手段,圍繞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通過東西部合作等方式,初步形成有利于東西部技術和人才交流的、合理有效的科技協作機制,實現優勢互補。通過星火西進示范縣建設,培育一批西部特色產業,改善西部地區、特別是西部貧困地區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環境,促進西部地區依靠科技實現經濟、社會、環境的協調發展。
2. 主要任務
(1)建設20個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市)。根據西部地區的經濟、社會、環境及科技條件,選擇20個有代表性的縣(市)進行科技示范,培育示范縣(市)的科技支撐能力,實現依靠科技致富的目標。
(2)培育支柱產業。通過技術轉化和東西部合作等方式,培育具有一定優勢的支柱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3)轉化一批先進適用技術。根據20個星火西進示范縣的資源、經濟和社會條件,篩選一批先進適用技術并加速推廣轉化,從而推動地方產業的發展。
(4)扶持一批星火龍頭企業。結合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重點扶持一批具有一定經濟實力和市場競爭能力的龍頭企業,促進當地經濟結構優化,提高農民收入。
(5)培養一批星火技術人才。通過項目的實施,促進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培養和造就一批懂技術、善管理的星火技術人才,提高農民的科技文化素質。
3. 發展重點
(1)開展東西部地區科技交流與合作
以西部地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對科技的需求為重點,以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市)建設為依托,充分利用東部地區的科技和人才優勢,通過成果轉讓、合作開發、技術入股等多種形式,促進東西部地區科技、人才的交流與合作,為西部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撐。
(2)進行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
根據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相對脆弱等現狀,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發揮區域優勢為前提,發展生態農業,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區域環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重點推廣以植樹、種草為主要內容的植被恢復技術、水土保持技術、生態環境治理技術和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加速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恢復與保護。
(3)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
以國內外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先進加工技術開發為手段,培育農產品加工企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通過農產品加工轉化,扶持一批有實力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4)推廣先進適用技術
開展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普及和人才培訓,提高農民依靠科技進步實現脫貧致富的能力。通過星火項目的實施,提高農業的產業化水平和農產品質量,增強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提升農業的整體效益。
(5)開發西部特色農業資源
立足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通過調整農產品生產結構,大力開發地區特色農業資源,推廣優良品種和無公害生產技術,改善生產、生活環境,逐步形成以特色農產品開發為主的支柱產業。
五、實施與管理
1. 申報
凡符合條件的西部各縣(市)人民政府,均可申報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 申報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的縣(市),必須按要求填寫《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申報書》(見附件)、示范縣建設總體規劃及其它相關材料,經所在省、市級科技主管部門審核后,一式十份報送科技部星火辦。
2. 申報條件
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市)須具備的基本條件:
(1)自然、經濟與社會狀況在西部地區具有代表性;
(2)當地政府重視科技工作,具有一定的科技管理工作基礎,農民具有較強的科技意識;
(3)已制定較完整的科技發展規劃、經濟發展規劃及相應的實施方案;
(4)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具有較好的合作關系;
(5)具有較完整、健全的技術推廣體系和科技管理體系;
(6)具有較完善的對外開放政策和良好的投資環境。
3. 評審與認定
科技部星火辦負責組織有關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評審,認定示范縣,并授予"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稱號。
"九五"期間批準建設的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經重新評估后,符合條件的可納入本"行動"統一管理。
4. 管理
經批準的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必須嚴格按照《星火計劃管理辦法》進行管理。承擔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的縣,須在每年 12月底前將年度工作總結報告一式二份報送通過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報科技部星火辦。 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建設實行動態管理。由科技部星火辦組織專家或委托所在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對運行情況進行考評,考評不符合條件的將取銷稱號資格。
5. 驗收
科技部星火辦組織專家或委托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對承擔示范縣建設的單位進行評估和驗收。通過驗收的示范縣(市),須在驗收后 1個月內,將有關材料一式二份經省級科技主管部門報送科技部星火辦。
六、保障措施
1、為確保星火西進行動的順利實施,科技部將以項目形式對通過評審的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市)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省、地二級政府必須予以相應的資金匹配,其數額應不少于科技部相應項目下撥資金。
2、各級政府應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和星火西進科技示范縣建設的有利條件,努力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建立有利于促進東西部技術、人才和資金交流與合作的有效機制,促進西部地區快速發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