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與法庭的一字之差卻蘊含著多重重要意義
五洲商務網
今年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三地成立知識產權法院。11月6日,我國首個知識產權法院在京揭牌。相比20年前三地及全國各地相繼設立知識產權法庭,“法院”與“法庭”一字之差蘊含著哪些豐富意義呢?
一字之差蘊含著豐富意義
第一, 這意味著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 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世人矚目的進步。以專利為例, 自1984年我國《專利法》生效實施至1994年的10年間,我國的專利年申請和授權總量分別是439529件、223152件,而今年前9個月的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就已達到583118件、169708件,一年勝過十年。尤其是含金量最高的國際專利申請(PCT),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 我國從1994年僅有98件到2013年擁有21516件,一躍而為全球第三位。知識產權的增多必然需要強有力的司法保護, 以切實維護知識產權人合法權益。于是, 全國各級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逐年攀升, 特別是北京法院審理的知識產權行政訴訟隨著專利申請與授權量、商標注冊量飆升而日益增多, 上海和廣東地處我國經濟最發達的長江和珠江三角洲, 知識產權運用和維權的活動十分活躍。為此, 將知識產權法庭提升為知識產權法院, 乃順應時勢之舉。
第二, 這意味著在全球經濟加速一體化的過程中, 我國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由被動遂步邁向主動。1994年,我國設立知識產權法庭是為了履行中美知識產權協定。該協定包括1992年中美《關于保護知識產權的諒解備忘錄》與1995年《有效保護及實施知識產權的行動計劃》’ 其中關鍵內容之一是我國承諾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庭, 加強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這也為我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履行《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如今,我國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立是為了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以便在國際經濟貿易和技術更新的競 爭新形勢下, 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 健全技術創新激勵機制,力口快發展模式向創新經濟的轉變。今非昔比, 盡管美國仍要求我國不斷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但是, 在談判桌上, 雙方更多的是平等相待、協商合作 這充分反映在近年來中美商貿聯委會的議題以及達成的協議。譬如,2012年第22屆中美商貿聯委會達成的知識產權協議規定雙方將深化知識產權領域的合作, 就專利審查周期和質量、商標注冊和保護、網絡版權保護有關問題開展交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 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不僅是對外開放和保護在華外資的需要,更是維護我國企業、公民所有的知識產權的緊迫要求。為了建立健全一個長效、全面的知識產權司法機制,知識產權法院“呼之而出”, 勢在必行。最近,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 推進依法治國, 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全面深化改革, 擴大開放的極其重要的步驟。在三地先行試點, 而后在全國各地設立知識產權法院 將是新的歷史條件下改革開放大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三,這意味著在信息化網絡時代, 我國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亟待改進以適應更復雜、更專業的審判實踐。根據中國互聯網協會截至今年9月的統計, 我國網民數量已達6.32億 是世界上網民最多的國家。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網購中,我國網民的狂購浪潮,勢不可擋,僅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網購,單日交易創下高達571億元的世界電商新紀錄,令人驚嘆不已。然而, 網絡化帶來的知識產權新問題層出不窮。20多年前 我在美國開始研究國際與比較知識產權法, 網絡時代初顯端愧?;貒?rsquo; 我結合國際貿易的電子化研究相關知識產權,繼而與自己指導的研究生合作編著《全球電子商務的知識產權法》(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其中包括域名權、版權、商標權 專利權和反不正當競爭等方面的知識產權問題 在網絡普及億萬百姓的今天 網絡相關知識產權新問題日趨復雜。譬如, 今年6月, 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上海某網絡公司訴告廣州的數家國內網絡科技公司抄襲其獲得在國內運營權和版權的一款韓國頂級網絡游戲, 并盜用原告的知名網絡游戲形象, 以各種方式開展網上虛假宣傳, 構成對原告所擁有版權的侵權和不正當競爭, 請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權和賠償數千萬元。又譬如 以往網絡搜索服務提供者對鏈接的第三方侵權信息僅承擔“ 通知—刪除” 義務, 除非能證明網絡搜索服務提供者存在“ 明知” 或“應知”;但是, 網絡搜索服務的多元化、智能化發展使得司法認定此類知識產權糾紛變得越來越復雜, 諸如對“ 明知”或“應知”的過錯認定的綜合因素與預防侵權的合理注意義務” 范圍之類問題在司法實踐中, 往往難以判斷或界定。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我國新《商標法》允許聲音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今后法院可能受理網絡上聲音商標的新穎案件。蘋果公司訴告三星公司侵犯i-pad、iphone的用戶界面(GUI)外觀設計案件, 在美國、韓國的法院已上演了一場又一場大戲。隨著我國專利審查指南準許開機上網條件下的GUI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相關糾紛可能也會告到法院??傊?, 我國設立知識產權法院將有助于提高相關司法管轄區域內知識產權審判的專業水平, 加強協調能力, 保障司法公平、公正。
第四, 這意味著我國新一輪司法審判體制改革的序幕已經拉開。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三地知識產權法院案件管轄的規定 其專屬管轄權包括所在市轄區內的三類第一審案件: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民事和行政案件; 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所作的涉及著作權、商標、不正當競爭等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 涉及馳名商標認定的民事案件。同時, 其對所在市的基層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一審著作權、商標、技術合同、不正當競爭等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判決的上訴案件擁有第二審管轄權。北京市知識產權法院還對當事人不服國務院有關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的確權決定所提起的司法審查案件擁有專屬管轄權。與三地原有中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的管轄權相比, 知識產權法院似乎沒有實質變化。然而, 結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最高人民法院設立巡回法院, 審理行政區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我認為, 集中省級法院的知識產權審判資源, 設立三地知識產權法院為今后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院集中審理跨地域的重大知識產權案件就程序法而言, 知識產權案件包含了行政和民商事的訴因), 創造了一定的條件。在這個意義上, 三地知識產權法院的設立開啟了司法審判體制改革的新進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