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首例仲裁認定馳名商標被判無效
五洲商務網
把自己的品牌打造成“中國馳名商標”,這幾乎是每一家企業所夢想的。然而,在我縣,有一家企業通過中介機構花了20多萬元錢,拿到了仲裁認定的“金字招牌”,但卻在近日,被縣工商部門判定為無效,意味著這家企業花高價買來了一張廢紙。這是繼溫州、金華之后,臺州地區發現的首件馳名商標通過仲裁認定無效的事件。
11月中旬,縣工商局商標廣告科接到該企業電話咨詢通過司法途徑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如何備案的問題。之后,通過企業提供的馳名商標認定資料,發現其認定資料是由惠州市仲裁委員會出具的仲裁書??h工商局商標廣告科副科長陳瑞環告訴記者:“我們發現他們的馳名商標是通過一個仲裁委員會裁決的,而仲裁委員會裁決的馳名商標,法律是不賦予的,那么由此我們不予進行備案。”
陳瑞環還告訴記者,如果企業擅自在產品包裝上標注該類“馳名商標”字樣的,屬于違法行為,將被立案處罰。對此,他們已及時制止了該企業進一步的違法行為,減少了損失。
據了解,目前,通過馳名商標認定的合法途徑只有兩種:即工商行政認定和法院司法認定。而我縣通過工商行政認定的,有“蘇泊爾”、“中捷”、“楚門文旦”3個中國馳名商標,另外通過法院司法認定的有15個。
這些馳名商標的取得起碼需要一年以上時間,而這家企業仲裁認定的無效“馳名商標”卻只需半年或幾個月即可,因此,廣大企業千萬不能急功近利求馳名,以免上當受騙。陳瑞環提醒廣大企業,“要謹防一些中介機構的游說,通過便捷的方式取得馳名商標,你們也可以通過電話咨詢的方式,來跟我們咨詢,我們也會加強一些行政指導,借此提高廣大企業的商標意識和防風險意識。”
作者:倪孔法 來源:中國玉環新聞網 2010-11-22 15:46:00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