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抗辯方式與技巧
五洲商務網
隨著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不斷發展,專利已經被大眾逐漸熟知并成為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保持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法門之一。在這一過程中,企業為了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當自身專利被侵害時會本能的有所反應,即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根據我國目前專利申請數量的增長形式,五洲商務網預計今后法院審理的專利糾紛將呈幾何形增長。那么如果企業卷進專利侵權糾紛,作為被告應當對專利侵權抗辯方式與技巧稍作了解。五洲商務網將理論結合實踐現將基本觀點撰寫如下,希望對客戶有所幫助。
一.訴訟主體資格抗辯
原告與訴訟標的具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是訴訟得以成立的前提,專利侵權訴訟中首先應對原告的專利技術實施權限作審查,只有有權控制專利產品市場總量的權利人或被許可人才有權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包括自己實施專利技術時的專利權人、獨占許可中的被許可人、排他許可中的被許可人和專利權人、普通許可中的專利權人。因此,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也可以作為專利訴訟抗辯的理由之一。
二.法定免責事由抗辯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一)專利權人制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后,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產品的;
(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三)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為運輸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有關專利的;
(四)專為科學研究和實驗而使用有關專利的。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三.合同抗辯優先
有的企業在簽訂專利授權合同后,出于種種原因意欲毀約,比如:專利授權后,生產商獲利頗豐,但授權費卻被限定的過低。此時,合同抗辯就是最簡單的選擇。
還有一種情況是甲乙兩家申請了兩個近似的專利,并且兩家都被授予了專利,其中甲將專利授權給丙生產。乙起訴丙專利侵權。此時丙也可以采用合同抗辯。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不知是侵權產品而使用或銷售并能證明其產品合法來源的專利產品使用者或銷售者不承擔賠償責任。
四.現有技術和先用權抗辯
被告如果能夠舉證足夠證據證明爭議專利在原告專利申請之前早已被公眾所知悉就可以讓法院作出侵權不成立的判決。但是,法院暫無權直接無效專利,不過被告可以將該專利做專利無效申請,并將該法院判決作為證據材料之一引用。
先用權是指專利申請前,已經有人做好制造或者使用的必要準備,則在批準申請人的專利權之后,上述人員仍可在原范圍內繼續制造或者使用的權利。
《專利法》第六十三條:……(二)在專利申請日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
五.不侵權抗辯
專利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或表示在圖片中的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訴訟中法院將對專利權利要求書和被控侵權產品的技術特征進行比對,用以認定兩者是否一致或等同。技術特征完全不一致或部分不一致處的替代技術是經過創造性勞動并比專利技術有了實質進步的,不在侵權之列。
專利侵權認定的原則,即完全覆蓋原則,如果被告所實施的技術未被原告專利的覆蓋,那么該侵權就不成立。
六.專利無效抗辯
之所以將無效宣告放在最后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第一,五洲商務網地處杭州,杭州地區的專利如果申請無效宣告,可能對于中小企業并不是一個很經濟的做法,因為在15天內拿到專利無效申請受理通知書,一般都必須往返京滬之間,這個費用較大。第二,專利無效宣告的成功率一般不高,特別是發明專利一旦授予就不會被輕易撤銷。如果一來,無效宣告往往只起到緩兵之計的作用,實質問題并不能得到妥善解決。
當然,放在最后來講無效宣告并非指無效宣告沒有意義,相反,如果能夠宣告專利無效,則該專利自始不存在,專利侵權當然也就不成立了。
《專利法》第四十七條 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并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裁定,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
七.其他抗辯方式
專利侵權訴訟屬于民事訴訟范疇,所以一般適用于民事訴訟的抗辯方式都可以作為專利訴訟中的抗辯方式,例如時效、管轄等等。在此不再詳述。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發表
- 知識產權導航
- 知識產權匯編
- 搜索
- 知識產權交易
- 涉外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