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商標侵權|專利維權|版權保護|浙江杭州知識產權訴訟律師RainbowSoft Studio Z-Blog 2.2 Prism Build 140101zh-CNSat, 09 Dec 2023 09:30:58 +0800 申請專利真的有用嗎?萬一專利侵權如何才能免于賠償?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7.htmlWed, 09 Nov 2022 10:54:33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7.html 2021年我國專利申請基本情況
專利-2021專利申請量.jpg
2021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為158.6萬件,授權發明專利69.6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量為285.2萬件,授權實用新型專利312.0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為80.6萬件,授權外觀設計專利78.6萬件。
專利申請有用嗎?
這么多的專利申請量,有些人說是沒有,甚至很多專家都說都是垃圾。那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資政知識產權·浙江新篇律師事務所所在地——浙江省為例,2021年浙江法院共新收一審、二審、再審等各類知識產權案件26292件,審結25558件。當然,這個2萬6千多件案子包括專利權利、商標權、著作權和不正當競爭,其中,專利權案件4342件,占18.37%。
訴訟-專利案件量.jpg
也就是光浙江省一個地區,一年有4300多件的專利侵權案件。
另外,通過最高院公布的數據,2021年,知識產權法庭共受理技術類知識產權和壟斷案件5238件(新收4335件),審結3460件。其中二審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糾紛1384件。
所以,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專利申請量背后存在著大量有價值的專利技術,不然就不會有這么多專利訴訟案件。
起訴專利侵權的目的是什么?
每一個專利訴訟案件背后都存在以下幾個無法回避的問題:第一,停止侵權,尤其包括停止制造和銷售。第二,賠償損失。
說到這里,估計很多打過專利侵權官司的人都深有感觸,尤其是做被告的朋友。
專利侵權如何才能免于賠償?

那么今天王嘉律師就對專利侵權糾紛常見的抗辯形式做一梳理,讓大家有個大致的了解。
今天我們就重點講講如何主張合法來源抗辯。
《專利法》第七十七條(舊法第七十條)規定: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制造并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pic010797.jpg
這一條就是合法來源抗辯的法律基礎,合法來源抗辯的優點在于結構清晰、抗辯難度相對較低,一般需要舉證的內容包括:合法來源、不明知。
那么什么是合法來源:即有證據證明產品是從別人那買來的。比如:購銷合同。王嘉律師接觸最多的就是前兩年最盛行的無貨源開店模式,即:一件代發。這時候主張合法來源就非常輕松,你只需要將代發的信息當庭呈現給法庭,法官看完,基本都支持合法來源抗辯成立。
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不明知,即:所售產品起訴之前不知曉其存在知識產權糾紛問題。如果你明知是侵權產品,那么即便是一件代發,那這種合法來源抗辯也是不被認可的。
那么這個不明知如何證明呢?一般情況下,這種是否構成明知是原告舉證為主,主張合法來源抗辯方一般不需要外舉證,因為這個“不明知”本身就是一種不存在,不存在即無法舉證。原告如果認為存在“明知”,那原告需要單獨舉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法來源抗辯中,法律未提及,但是實際上非常關鍵的點是:合法來源必須支付合理對價。注意,是合理對價,而非對價。如果支付的金額明顯不合理,那這時候都可能會導致合法來源抗辯不成立。
如果偏低,遠遠低于市場價,比如:品牌T恤,別人買都是300,你買卻顯示金額只要20,那這么低的價格?作為被告是否考慮過原因?一般明顯與市場價格不匹配的,被告必須額外承擔注意義務,也就是你這時候有義務問賣家,什么情況?為什么這么便宜?而不是不管不問,直接買了。
合法來源抗辯是專利侵權抗辯中最常見的一種抗辯形式,但是他也有一定缺點及局限性,如:合法來源抗辯成立,僅僅免除的是賠償責任,但仍需支付原告為制止侵權所產生的合理開支。
另外,合法來源抗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前還有很多交易是線下、零散的,這種往往被告無法提供完整的證據鏈,如:在義烏小商品市場拿貨,然后放在淘寶上賣。這時候如果產品涉及侵權,舉證就會相對困難。
對專利侵權合法來源抗辯感興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再看看王律師之前寫的《實用新型專利侵權主張合法來源抗辯證據思路及注意點》一文。
以上就是王嘉律師給大家分享的關于合法來源抗辯的小知識。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王嘉,資政知識產權首席律師;
原文地址
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7.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7.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7
什么是商業秘密?有什么特點?商業秘密保護需要注意什么?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6.htmlMon, 06 Jun 2022 10:52:06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6.html 王嘉律師曾在一篇知識產權科普文章中說過:專利保護從實質上說就是一種用技術換市場的行為。專利申請人通過公開完整的技術方案,換取專利的授權,進而通過專利來保護市場。
不過并非所有的知識產權都適合用專利來保護,包括:專利不保護的客體、權利人不愿意公開的保密配方等等。所以,這就引申出今天的話題:如何使用商業秘密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什么是商業秘密?

說起商業秘密,大家第一印象肯定是可口可樂的配方。
那么什么是商業秘密呢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經營信息等商業信息。

商業秘密有哪些特點?

第一、秘密性,即:不為公眾所知悉

這點是最容易忽視的地方,例如:以知識產權代理行業為例,客戶名單算商業秘密嗎?如果客戶名單內容只是包括名稱、注冊地址、聯系方式,那可能就不算。因為作為知識產權代理行業,你代理的客戶名稱、注冊地址等信息在商標局、專利局網站上均可查詢得到,聯系方式則可以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查詢得到,因此屬于相關人員從其他公開渠道可以獲得該信息的。所以這樣一份簡單的客戶名單就很難認定為具有秘密性了。
但是如果客戶名單除了前面所說的名稱、注冊地址、聯系方式,還包括了具體的項目進度、交易的習慣、合作意向等內容,比如:與公司注冊信息不同的經辦人通訊信息、專利發明人的身份證號碼、此前合作的服務內容及收費標準等,這些信息的獲取需要權利人與客戶之間一定時間的業務往來和積累,則屬于“不為公眾所知悉”的情形,即滿足商業秘密的初步條件。
第二,具有商業價值
像可口可樂這個號稱世界上最神秘的配方,其商業價值也是毋庸置疑,毋須多言的。
前面所說的客戶的過往合作中的項目進度、交易的習慣、合作意向等內容也明顯能給權利人帶來競爭優勢和經濟利益,所以這就屬于“具有商業價值”。
第三,權利人采取相應保密措施

這就要求我們權利人采取一定的保密措施,包括訂立保密協議,建立保密制度及保密手段。例如:入職時簽訂《知識產權保護及保守商業秘密協議》,并對上述信息采用專門的管理軟件進行管理,根據人員的不同權限分配了賬號密碼,離職時由其出具了相應的《承諾書》等等,這些都屬于合理的保密措施。
第四,必須是商業信息
一般包括兩種,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前面羅里吧嗦說的客戶信息其實就屬于經營信息。經營信息還包括:與經營活動有關的創意、管理、銷售、財務、計劃、樣本、招投標材料等等。
技術信息則包括:與技術有關的配方、工藝、方法或其步驟、算法、計算機程序等信息。由于時間原因,在此就不再展開了。

資政知識產權溫馨提示

我國《民法典》明確了商業秘密屬于知識產權的一種,但是商業秘密與一般知識產權相比具有特殊性,像專利權、商標權都屬于一經授權任何競爭對手都不得侵害的權利,但是商業秘密不同,競爭對手可以通過合法手段來破解相應的商業秘密。
有這么一句話“并非所有的可樂都叫可口可樂”。從商業秘密保護的角度看,連可口可樂公司都無法阻止別人去做可樂;但是從商標保護的角度看,可口可樂公司卻可以決定世界上有且只有一家可樂名字叫“可口可樂”。所以,如何選擇、布局知識產權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王嘉,資政知識產權首席律師;
原文地址
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6.html

]]>
知識產權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6.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6
外觀設計專利侵權怎么認定?騰訊游戲機與任天堂Switch相似嗎?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5.htmlWed, 25 May 2022 09:53:47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5.html專利-騰訊游戲機.jpg騰訊一款游戲主機外觀設計專利獲得了授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尤其是游戲機玩家的熱議。那么到底是一款怎樣的神奇游戲機呢?
騰訊游戲機外觀設計專利基本情況
專利名稱:游戲機;專利申請號:202130161408.8;專利申請日:2021.03.24;專利授權公開號:CN 307350358 S;專利授權公告日:2022.05.17。形狀如下圖:
專利-騰訊游戲機專利.jpg專利權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地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科技中一路騰訊大廈35層
任天堂switch有專利嗎?
由于王嘉律師只做知識產權,所以從我們的角度看是否相似,只能以外觀侵權的判定過程來分析。于是乎第一步就是,我們先從任天堂專利的申請情況做基礎分析,即:專利檢索。我們找到了任天堂株式會社在日本申請Switch游戲機的專利文本,形狀如下圖:
專利-switch日本.jpg該專利的基本情況如下:
[專利名稱]電子計算器;[頒發國家/地區]日本特許廳 (JP);[發布日期]2017年4月24日;[注冊號]設計注冊號1574793 ;[注冊日期]2017年3月24日;[申請號]申請2016-18388;[申請日期]2016年8月30日。
[專利權人姓名或名稱] 任天堂有限公司;[地址或所在地]京都市京都市南區上鳥羽北館町11-1。
任天堂Switch的這項專利在日本申請的專利名稱是:電子計算器。這也可以看出日本對于電子計算器的理解可能跟我們國內還是有些區別的。當然,這項專利在中國申請專利的時候,已經入鄉隨俗,改名為:電子游戲機。中國的專利授權文本如下:
專利-switch中國.jpg根據任天堂日本外觀設計[與設計有關的物品的說明] :本物品是能夠玩游戲等的電子計算機。本文為正文它由左右控件組成。左右控件可以與主體分離。主體正面有顯示器背面有一個支架??梢詫⒅黧w和各執行器作為一個單元來使用。將每個執行器與主機分開,將執行器放在一邊,將主機放在支架上,然后觀察主機的監視器。您還可以使用控制器操作游戲。
王嘉律師總結該外觀設計的基本設計特征如下:該外觀設計整體呈長方形,兩側有操控區,中間是顯示區,其中:操控區設有操縱桿。從俯視圖和仰視圖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操控區相對于顯示區凸起。
雖然,操控區相對凸起的設計可能是為了實現雙手更好地握持,但是將這樣的設計特征視為純功能性的設計特征,并不合適。操縱桿也是一樣的道理。所以,這兩個點依舊是涉案專利的設計特征,在比較時不應忽略。
游戲機現有設計的基本情況
單純從任天堂Switch這個專利看,其專利申請時間其實并不是很早,同時將手柄和顯示屏連為一體作為整體的游戲機設計,其實在PSP上就有了,而PSP的發布時間是在2004年12月。
專利-PSP.jpg所以兩者相比較,可以看出,Switch專利與PSP的主要區別點在于:設有操縱桿、操控區相對凸起。
當然,作為一個嚴謹的知識產權科普博主,我們還得分析分析這兩個區別在其他專利中是不是早就出現過了。所以呢,王嘉律師又進行了國內范圍的檢索,最終發現,這兩樣之前還真出現過,但是整體形狀相差太大了。如下圖:
專利-智能游戲掌機.jpg我們來看看下面這項專利:專利權人是深圳某公司,專利名稱是智能游戲掌機,專利申請日是2015年04月03日,專利的公開時間是2015年09月16日,這項專利展示了一種智能游戲掌機,實際上就是在原有的游戲手柄基礎上在手柄中間區域增加了一個顯示屏。操控區設有操縱桿。從俯視圖和仰視圖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操控區也相對于顯示區凸起。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這項專利在整體形狀上與Switch相差較大,尤其是手柄具體的設計方案上。
基于上述分析,王嘉律師認為,Switch原創程度相對較高,尤其是手柄的設計方案上。另外,在事實上,Switch游戲手柄在商業上也已經獲得了非常大成功,這也從側面證明這個手柄設計的創新性。
外觀設計相似判斷:整體觀察,綜合判斷
聊完上面這些,我們再來看看騰訊游戲機專利與Switch專利是否相似?
專利-游戲機比較.jpg相似點是:整體都是長方形的設計。兩側有操控區,中間是顯示區,其中:操控區設有操縱桿。從俯視圖和仰視圖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操控區相對于顯示區凸起。從左右視圖上看,騰訊游戲機在按鍵布局位置基本與Switch專利基本一致。
區別點主要在于:騰訊游戲機整體機械感相對更強,沒有Switch那么圓潤。然后在背面設計了裝飾條。從使用效果參考圖看,騰訊游戲機在開機后,兩側還會發光。這個光應該是和裝飾條同色的,兩者會形成呼應。
說到這里,王嘉律師認為騰訊游戲機產品如果上市,確實有可能侵害任天堂的Switch專利權。但是,騰訊游戲機只是申請專利的行為并不侵害任天堂專利權。此外,如果騰訊能夠找到更多現有設計的證據,能夠證明此類設計在游戲機上早已存在,那么從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角度看,判定侵權成立還為時過早。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王嘉,資政知識產權首席律師;
原文地址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5.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5.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5
千金藤素發明專利獲得授權就等于有了新冠特效藥嗎?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4.htmlTue, 17 May 2022 11:04:01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4.html
從上周末到昨天,坊間都在流傳千金藤素的抗疫功效,仿佛千金藤素就是新冠的特效藥。更有大型官方媒體以文章標題《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冠治療新藥》對外爆文。王嘉律師看完相關報道后的觀點是:強烈質疑。并于2022年5月16日當天撰稿、剪輯、發布的視頻(視頻鏈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F411L74j/)。解釋了為什么強烈質疑?并羅列依據如下:
第一,專利授權不等于專利應用有效。
在上周末看到這個鋪天蓋地的新聞后,本人的第一反應是有點不可思議,很多媒體把“專利授權”等同于“千金藤素將是治療新冠的特效藥”。這是完全錯誤,不負責任的報道。
專利授權只是說專利符合專利審查授權的條件,并不意味著該專利技術真的起到了宣稱的效果或作用,更不意味著這個專利在市場上獲得了成功。
所以,如果這是一項非常非常重要的專利技術,然后能夠起到真真切切的效果,我們相信,這個不需要用專利獲得授權來宣傳。
第二,從時間上來說并不科學。
此次涉案專利全稱:穿山甲冠狀病毒xCoV及其應用和藥物抗冠狀病毒感染的應用,專利權人是北京化工大學,專利申請日是2021年2月8日,專利優先權日是2020年2月16日,專利公開時間是:2021.06.29。
也就是說這項專利技術如果按照優先權日看,其專利產生其實早在2020年2月,那時候武漢封城都尚未結束。這么短期研發出這么神奇的藥物,也太感人了吧。但是媒體竟然沒宣傳。
如果按照本案的申請日算,也就是2021年2月,至今也有1年多時間。最后即便按照公開時間算,即:2021年6月29日,至今也接近1年時間。
所以,生物醫學界對這項專利是有足夠的時間去關注的。如果這是一項真正非常神奇的技術,王嘉律師相信早已在生物醫藥、臨床醫學、新聞媒體上大范圍宣傳了。
但是,可惜的是,這項專利申請后并沒有得到今天的待遇,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冠治療新藥》。請問,這是今天才發現的嗎?這是2020年2月就發現的好嗎?甚至2021年6月29日,專利申請文本公開了,都沒有引起任何有效關注。到今年了,再用《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冠治療新藥》的標題是不是夸張了?

第三,涉案專利文本解讀看證實媒體宣傳子虛烏有。
涉案專利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一共2項:
1、SARS?CoV?2的防治迫切需要有效的疫苗和特異性治療,如何快速篩選能夠抑制該病毒復制的藥物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2、同時,由于該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如何安全地進行藥物篩選等相關研究、保護研究人員不受感染也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由此可見,涉案專利要解決的核心技術問題是如何快速篩選藥物。然后就是如何保護研究人員不受感染。
這跟媒體報道的“中國科學家發現新冠治療新藥”有著根本上的差別。
然后我們來看一下這項專利的有益效果,涉案專利的有益效果,王嘉律師簡單總結如下:這項是基于穿山甲冠狀病毒xCoV與SARS?COV?2的S蛋白同源性高,xCoV感染細胞的受體與SARS?COV?2一致,然后呢,xCoV病毒不感染人,因此對人而言是非常安全,可用于抗SARS?COV?2病毒的藥物篩選與評價、疫苗篩選與評價、減毒及滅活疫苗的制備。這就可以實現“保護研究人員不受感染”。即:基于該xCoV病毒篩選抗SARS?COV?2病毒的藥物對研發人員非常安全,不必擔心被感染。
然后,利用相對寬松的實驗環境,可以加大實驗力度,打個比方就是,如果直接用新冠毒株,那這個病毒生物實驗室可能是P4,如:武漢病毒實驗室。但是如果用穿山甲冠狀病毒xCoV來做實驗,可以用P2,這個全國可以做實驗的地方就多了,這樣研究就方便了。
最后,專利申請人還將自己測試的一些藥物做了說明,強調千金藤素(千金藤堿)、西拉菌素、鹽酸甲氟[fu]喹[kui](甲氟喹),并證明了千金藤素、西拉菌素和鹽酸甲氟喹在xCoV入胞后發揮抑制作用,還解釋了千金藤素抗xCoV機制。千金藤素主要通過干擾細胞應激反應,包括內質網應激/未折疊蛋白反應和熱休克因子1(HSF1)介導的熱休克反應來逆轉受感染細胞中大多數失調的基因和通路,從而發揮抗冠狀病毒效果。
當然,以上這些實驗都是在穿山甲冠狀病毒xCoV上做的實驗,并非直接在新冠病毒SARS?COV?2上做的實驗。
另外,這些實驗都是體外實驗,至于體外實驗很體內實驗的區別,這個網上介紹就很多了,有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去看看。
觀點總結
基于以上三點,王嘉律師對于千金藤素可能成為新冠特效藥的觀點表示擔憂。至少僅憑這項專利授權來論證千金藤素可以作為新冠特效藥是缺乏事實依據的,當然,我們也不排除未來可以將千金藤素作為新冠治療藥物的一種?;蛘邔ηЫ鹛偎剡M行改良,與其他物質進行組合,用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王嘉,資政知識產權首席律師;
原文地址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4.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4.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4
專利侵權的判斷對象不是被訴侵權產品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3.htmlTue, 08 Feb 2022 15:23:57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3.html
長年累月的知識產權訴訟工作給王嘉律師帶來豐富的司法審判經歷及經驗,但有時候也會加深某些認識上的誤區,使得“當局者迷”。
2020年11月,王嘉律師接手了一個有關對現有汽車后備箱開關結構改造的實用新型侵權案件,這個案件的最大問題是:權利要求1中的功能需要使用現有的汽車配件,這就導致了購買到的被訴侵權產品不需要額外配置這些配件。那么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這些現有的汽車配件購買不到,從被訴侵權產品上看,那就缺少了權利要求1中的部分技術特征,導致被訴侵權產品不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其實,這個案子再給到王嘉律師手上之前,當事人也咨詢了很多位律師、專利代理師,他們的回復是:購買到的產品缺少部分配件,不構成侵權。好在這位當事人一直在堅持尋求救濟途徑,并未放棄。最終這個案子給到了王嘉律師手上。
王嘉律師及團隊成員在仔細閱讀專利授權文本后,認為從被訴侵權產品來看,確實缺少了多個權利要求1中的技術特征,尤其是遙控器這個配件。該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后備箱遙控開啟控制器,包括遙控器、電路控制盒和后備箱開啟驅動電機,……所述遙控器向車輛發送開/ 關信號??梢?,遙控器對于涉案專利是非常核心的配件,但是如果購買到的被訴侵權產品沒有遙控器,那如何認定這個被訴侵權產品構成侵權呢?
判定專利侵權與否的對象是被訴侵權的技術方案而非被訴侵權產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七條:人民法院判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審查權利人主張的權利要求所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
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包含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同或者等同的技術特征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技術特征與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技術特征相比,缺少權利要求記載的一個以上的技術特征,或者有一個以上技術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其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從被訴侵權產品看看,可能是不侵權的,但是從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看,是不是也不侵權呢?
王嘉律師發現,被告在網上售賣頁的詳細介紹上明確:遙控器直接使用原車自帶的遙控器即可,不需要額外購買。根據被告的產品的安裝說明書和控制器上的產品介紹:遙控器向控制器發送命令(按遙控器上的兩次開門鍵)即可使控制器控制電機驅動后備廂的開啟。
侵權判斷是否構成的對象是被訴侵權技術方案和權利要求書的任一項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征,具體到本案:王嘉律師團隊購買到的被訴侵權產品內有電機、控制器、安裝配件和安裝說明書,其中控制器和安裝配件安裝后與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控制器相同,均具有四個輸入腳,兩個輸出腳,電機串聯在兩個輸出腳間。爭議點主要在于被告的產品中未包含遙控器,但被告的技術方案即被訴侵權技術方案中均需要使用到遙控器,該點被告在產品的售賣介紹頁面及安裝說明書已經明確。
由此可見,雖然被訴侵權產品中不含遙控器,但是可以確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中同樣需要遙控器,因此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與專利權利要求1的技術特征相同。落入了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最終,法院采信了前述觀點,一審認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落入涉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王嘉,資政知識產權首席律師;
原文地址 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3.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3.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3
實用新型專利無效爭議點的預判及應對策略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2.htmlFri, 06 Aug 2021 10:12:06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2.html
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是任何單位或個人的權利,但想使專利權全部無效卻也并非易事。在找到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后,如何應對其與涉案專利的爭議點是至關重要的。
涉案專利名稱為“一種垃圾袋的發熱封口裝置”,專利號為ZL2019215127766,專利權人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無效宣告請求人為**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請求人委托資政知識產權·浙江新篇律師事務所對涉案專利提起無效宣告請求,本案由資政代理人張品品主辦,分享辦案經驗如下。
請求人采用了以下5分證據,分別是:
證據1:中國專利,一種垃圾袋封口裝置及智能垃圾桶,專利號:2019101464133;
證據2:中國專利,封口機電熱座的改良結構,專利號:200710123526;
證據3:中國專利,封口機用發熱模塊,專利號:201711064543X;
證據4:中國專利,一種安裝于電熱取暖器上的磁座組件,專利號:2009200044273;
證據5:中國專利,發熱絲固定結構及智能垃圾桶;專利號:2018216347839

為避免專利被無效,涉案專利權人在口審前主動將權利要求5、8、9、10并入權利要求1,并形成新的權利要求1,該合并后的權利要求1技術特征繁多,結構復雜,大幅增加涉案專利的無效難度。

但是,縱使難度再大,困難再多,也不影響資政知識產權扎實辦案的風格。代理人經過庭前會議討論、分析,結合庭審審理法官態度,預判,并最終確認涉案專利的3個主要爭議點,分別為:
(1)采用不同的技術手段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是否能夠替換;
(2)使用的現有技術是否過多;
(3)其他的技術領域是否能夠作為現有技術使用。


為理清事實,資政知識產權代理人針對上述3點爭議,分別作出回應如下:
關于爭議點(1):采用不同的技術手段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是否能夠替換。

涉案專利新的權利要求1所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與證據1公開的內容相比,存在如下區別:“所述緊固單元(40)使得所述連接端子(31)與所述發熱絲(20)的端部相壓合從而實現所述導線(30)與所述發熱絲(20)電連接”。涉案專利通過緊固單元先實現發熱絲和連接端子的壓合再進行電連接,而證據1中,發熱絲的兩端與線束(相當于涉案專利的發熱絲)先通過冷壓端子(相當于涉案專利的連接端子)冷壓連接,再通過冷壓端子與張緊機構的限位臺階的抵靠實現緊固。
請求人口審時提出,雖然涉案專利是先緊固后實現電連接,而證據1是先電連接后緊固,雖然兩者采用的技術手段略有不同,但在證據1已經公開了冷壓端子實現電連接后通過張緊機構實現張緊的技術手段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想到通過壓合的方式來進行固定實現電連接,這種電連接和緊固張緊順序的顛倒的變更并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且其產生的技術效果也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預料到的。

關于爭議點(2):使用的現有技術是否過多
請求人采用了證據1-5五份證據來對涉案專利進行無效。其中證據2和證據5是為了強化區別技術特征為公知常識進行使用,采用證據1結合5的方式來評價權利要求1的創造性,用證據3評價權利要求4的創造性,用證據4評價權利要求6和權利要求7的創造性。
在審查指南中第四部分第六章中第4條指出了“對于實用新型專利而言,一般情況下可以引用一項或者兩項現有技術評價其創造性,對于由現有技術通過“簡單疊加”而成的實用新型專利,可以根據情況引用多想現有技術評價其創造性。
請求人口審時提出,涉案專利的權利要求4是主基面和折彎面的夾角作進一步限定,權利要求6和7是對緊固單元的進一步限定,上述技術特征對于整體的技術方案并非是不可或缺、無法割裂的,各個技術特征均是可以單獨作用完成各自功能的。因此采用多份現有技術評價涉案專利的創造性是允許的。

關于爭議點(3):其他的技術領域是否能夠作為現有技術使用
請求人采用了證據4(專利名稱:一種安裝于電熱取暖器上的磁座組件;專利號:2009200044273)是用在取暖器上的導線安裝座,分類號為H01R9。涉案專利是一種垃圾袋的發熱封口裝置,是發熱絲的安裝座,分類號為B65B51。雖然兩者技術領域不同,但是兩者解決了相同的技術問題,如何實現連接端子的固定,且均采用螺絲螺母的方式進行固定。從而促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跨領域尋找此技術手段,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也不存在任何技術障礙。

結論:上述觀點資政代理人在庭前做好準備并在庭上重點強調,最終觀點被審查員認可,2021年8月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做出了第51261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宣告專利權全部無效。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張品品,資政知識產權代理人;
原文地址
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2.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2.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2
發明和新型專利無效中確定最接近現有技術的注意點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1.htmlFri, 16 Jul 2021 17:31:11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1.html
在代理了眾多無效宣告案件之后,回溯此前的一些案例,王嘉律師發現其中一類案子在證據選取上確實疏忽或者說之前不懂,特梳理撰寫本文。昨日不忘,今日之師。

關于濕化瓶發明專利的一項無效決定要點:如果一項權利要求與一份證據相比存在區別技術特征,當該份證據中存在明顯與該權利要求不同的教導,導致本領域技術人員沒有動機將其進行改變以得到該權利要求的技術方案時,該權利要求相對于該份證據具備創造性。
關于環保拖鞋實用新型專利的一項無效決定要點:如果權利要求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與請求人主張的作為最接近現有技術的證據公開的技術方案相比,兩者實現方案相悖,則以該證據作為技術方案的改進起點時,即便其他證據公開了二者所存在的區別特征,亦或區別特征本身屬于公知常識,但由于作為最接近現有技術的該證據不適于作為該權利要求技術方案的改進起點,因此本領域技術人員即使知道上述現有技術,也無法在證據1的基礎上顯而易見地獲得本專利權利要求1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

在無效宣告過程中,往往遵循的步驟是三步法: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找出區別技術特征,判斷是否顯而易見。
但是從上述兩份無效決定可以看出,并非任何一篇檢索提供的現有技術均可以作為最接近現有技術,作為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的文件,必須具有合理、可行的起點,與涉案專利所關注的技術問題具有合理的相關性。
如果根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公開的內容得出要解決的問題與要保護的問題的主題不相關(它沒有提到至少一個本專利說明書中記載的任何一個問題),那么該方案實際上就永遠不會顯而易見,因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任何想要以顯而易見的方式與要求保護的主題建立考慮的關聯性的努力一定是失敗的。

在選取最接近現有技術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一些特殊情況,在此特殊情況下,應盡量避免選擇這樣的現有技術作為發明的起點:
一是該現有技術不可能存在發明專利申請中提出的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二是該現有技術結合區別特征后會得出不合理或不合邏輯的結論;
三是該現有技術提出了相反的教導。

關于反向教導:相反的教導常常被用來作為反駁“顯而易見”的理由,根據《專利審查指南》的規定,“技術偏見”與“相反的教導”較為接近,但也存在區別。
從被本領域技術人員接受的程度看,技術偏見應當是占有絕對優勢的、被本領域技術人員普遍相信的信息,而相反的教導則不一定要達到被普遍接受的程度。
此外,相反的教導也不一定都是偏離客觀事實的認識,還包括不能結合,或者由于當時技術的限制而確實無法實現的情況。
因此,在相反的教導并沒有達到技術偏見的程度時,應當注意,要判斷現有技術在整體上是否存在啟示,相反的教導是否足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不去考慮其他的可能性,不能輕易地根據相反的教導而忽視現有技術中其他的信息,認為不存在啟示。
美國審查指南中列舉了一些情況,不應因為相反的教導而認為有創造性。例如,現有技術公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會對更廣的范圍或者非優選的實施例構成相反的教導。此外,已知的或者顯而易見的產品不會由于被描述成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同用途的產品差而可以獲得專利保護。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王嘉,資政知識產權首席律師;
原文地址
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1.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1.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1
專利侵權訴訟二審上訴狀怎么寫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0.htmlTue, 25 May 2021 08:44:00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0.html
提醒注意:本文中的上訴狀只是王嘉律師在處理案件中找出的一個案例的改寫,由于個案有個案的特殊性,不管是當事人還是代理律師,切忌盲目照搬照抄,不然全文只會變成四不像。一份好的上訴狀會增加上訴人二審改判的幾率,完全沒思想的上訴狀法官是天然反感的,因為看了你寫的東西不知道你在說什么。你換位思考,換自己人看都看不懂,你指望法官看懂?你的文字連你自己都會反感,又怎么可能會有好的收效。特別是現在二審很多都是書審的情況,一份好的上訴狀,可能會讓你得到主審法官更多的關注,這樣就避免你的案子直接“駁維”,即:駁回上訴,維持一審判決。以下是正文:

民事上訴狀(注釋:標題就是“民事上訴狀”,專利案件的也是直接寫這個標題,沒有特殊化)
上訴人(原審被告):xxxx有限公司,住所地xxxxxx,統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xx。
法定代表人:xx,該公司經理兼執行董事。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xxxx有限公司,住所地xxxxxx,統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xx。
法定代表人:xx,該公司經理兼執行董事。(注釋:寫明上訴人主體的身份信息,跟普通民事案件也是一樣的。)

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一案,不服xxxx省xxxx市中級人民法院于xxxx年xx月xx日作出的(xxxx)浙xx民初xx號民事判決書,現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
1、請求撤銷xxxx省xxxx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xxxx)浙xx民初xx號民事判決書,查清事實,依法改判或將本案發回重審;
2、請求判決被上訴人承擔一、二審全部費用。(注釋:寫明你的上訴請求,一般都是要求改判,不然就沒有必要上訴了。但是有的是對案件是否侵權認定有爭議,有的僅僅是對判決金額有爭議,這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寫。)

上訴理由:(注釋:這里主要寫為什么你認為這個判決是錯誤的,需要寫明一審法院判決書錯在第幾頁第幾段第幾行,千萬不能籠統的說整個判決書都是錯誤的。因為判決書并不全部都是法院的觀點,所以需要上訴人或者代理律師認真、仔細地閱讀一審判決書,以及相關的案件材料。)
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經xxxx省xxxx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該判決事實認定存在明顯錯誤,依法應予撤銷,由貴院改判或者發回重審。

一、被上訴人惡意解讀《外觀涉及無效決定》,有意誤導一審法院(注釋:解釋為什么一審法院會作出上訴人認為是錯誤的判決的原因,潛臺詞是法官肯定是沒問題的,只是不小心被一審律師忽悠了。不過話反過來說,一審階段上訴人表現可能就有問題了,畢竟二審改判難度還是很大的。所以抓住一審,比去爭取二審改判理智的多。)
該觀點明顯對無效決定的觀點進行了惡意解讀。
首先,無效決定書的決定依據是:
請求人主張用于對比的現有設計證據中僅文字記載了衣架本體可以為方形或者正方形螺旋,其舉證多份專利文獻所顯示的現有設計用于說明“方形或者正方形螺旋”屬于一提到名稱就能想到的設計,但是所提供的現有設計中對于同樣的文字描述“方形或者正方形螺旋”所呈現的外觀卻充滿變化,因此根據現有設計證據公開的附圖結合文字記載和本領域人員的常識性了解,并不能唯一確定方形或正方形螺旋的具體外觀,因此不能用于對比判斷。
可見,無效決定的核心要義是本段的最后一句:因此根據現有設計證據公開的附圖結合文字記載和本領域人員的常識性了解,并不能唯一確定方形或正方形螺旋的具體外觀,因此不能用于對比判斷。即:文字描述無法與涉案專利進行對比,因此維持涉案專利有效。
而,被上訴人在判決書第3頁第1段第5行卻修改為:
“專利復審委員會維持原告外觀設計的有效是基于螺旋的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等設計細節,即方形螺旋的設計是公開設計,因此本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螺旋性形狀不應當成為設計保護的一個顯著特點”。
這顯然是在誤導一審法院,專利無效決定從未有此表述。
其次,進一步參閱無效決定正文部分,第9頁第1段:合議組認為:首先,基于單獨對比的判斷,證據1的附圖3并未直接公開“正方形螺旋本體衣架”的外觀視圖,以及具體的螺旋方式,而僅根據權利要求2中的文字記載“螺旋本體(1)形狀為正方形螺旋”也不能毫無疑義地確定衣架螺旋本體的具體呈現形式,包括:螺旋本體的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等設計細節。
進一步參閱無效決定第9頁第2段:即使認為請求人證據1權利要求2中另有關于螺旋本體為正方形螺旋的文字加載,其同樣存在未公開具體正方形螺旋形式的問題。
因此無效決定的正確理解應當是:1、涉案專利的整體樣式并未公開,尤其是正方形螺旋結構。2、僅憑文字描述無法與涉案專利進行組合對比。
最后,根據涉案專利無效決定可知,涉案專利的方形螺旋結構并未被現有設計公開,進一步地,復審委認為“正方形螺旋結構”具體呈現形式包括:螺旋本體的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等設計細節。但是并不意味著涉案專利的設計要點在于: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等。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明知涉案專利的設計要點在方形螺旋結構,但是卻有意曲解無效決定,對無效決定斷章取義,歸納為:專利復審委員會維持原告外觀設計的有效是基于螺旋的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等設計細節,即方形螺旋的設計是公開設計,因此本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螺旋性形狀不應當成為設計保護的一個顯著特點。上述觀點與事實不符,且情節惡劣。

二、懇請二審法院客觀認定涉案專利的設計要點(注釋:針對外觀設計的上訴,一般都要去分析涉案專利的設計要點,也就是外觀創新貢獻點,這是基于“權利與貢獻相對等”的樸素哲理,這個說法是王嘉律師的個人觀點,即:你貢獻大,保護就多,貢獻小,保護??;付出和回報成正比。所以,創新貢獻度是框定一個外觀專利保護范圍的核心要素。)
根據外觀設計的單獨對比原則,結合被上訴人在無效決定中提供的證據可知,涉案專利相對于證據1:設計要點在于掛鉤、正方形螺旋結構,及其結合方式。
涉案專利相對于證據2:設計要點在于正方形螺旋結構,且螺旋結構是一個平面,而非下掛。
涉案專利相對于證據3:設計要點在于掛鉤、正方形螺旋結構,及其結合方式。
涉案專利相對于證據4:設計要點在于整體差異。
被上訴人認為證據5可以認定正方形螺旋是慣常設計,復審委不認可其觀點,并簡述了其理由,即:方形螺旋/矩形螺旋是一個相對概括的文字描述,并非直接對應某一具體的設計特征,請求人提供的現有證據不足以說明涉案專利的具體形式是一般消費者熟知的產品形式。且專利文獻也通常無法說明常用詞對于相應產品的一般消費者所能夠知曉的具體形式。
另外,代理人認為證據5與涉案專利相比,二者在功能用途上明顯不同,證據5的功能是延時去包,避免被歹徒搶劫,而涉案專利是為了晾曬衣物,因此,二者不屬于同類產品。本領域的消費者也沒有將掛鉤與方形螺旋本體進行組合的技術啟示。
由此,可知涉案專利結合現有設計的證據看來,設計要點為整體性差異,而非細節差異。

三、一審判決在被上訴人的誤導下,過分關注細節,導致綜合判斷錯誤(注釋:在上面兩點解決之后,然后再去展開一審判決錯在哪里,為什么錯?尤其是前面已經寫明了,這個錯主要是法官你被誤導了,然后又解釋了涉案專利的設計要點在哪里。需要有鋪有墊才可能有好的效果,即:一方面給好了臺階,另一方面擺事實講道理,據理力爭。)
判決書第8頁第1段第5行:
經庭審比對,被訴侵權設計與涉案授權外觀設計兩者在衣架螺旋本體的具體呈現形式,包括螺旋本體的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螺旋圈數、具體走向、最外圈長短等設計細節均有所區別,被訴侵權設計與涉案授權外觀設計掛鉤及其連接處亦存在不同。上述認定存在明顯錯誤。
第一,一審法院所引用的“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螺旋圈數、具體走向、最外圈長短”均來自無效決定中。但是,上述內容只是復審委為了闡明核心觀點:文字描述無法與涉案專利進行對比。并不意味著:涉案專利的設計要點在于這些細節。相反,復審委其實之所以這樣闡述,其內在意思就是認可涉案專利的整體具備創新性,而“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螺旋圈數、具體走向、最外圈長短”只是用來論證整體是有創新性的。但是,反推并不成立。
第二,從整體觀察,綜合判斷的觀念出發:
首先,從具體呈現形式看,二者都是平面螺旋狀,且整體為方形,中心處垂直設置掛鉤。因此二者是近似的。
其次,關于疏密程度、方形倒角的曲率、螺旋圈數、具體走向、最外圈長短,代理人做如下分析:
疏密程度:二者極為接近。雖然不是一模一樣,但是本領域的一般消費者根本無法察覺這種細微差異。
方形倒角的曲率:二者最終都是90度角折彎。因而整體二者是一致的,而曲率這種細微才差異不會被一般消費者察覺,同時一般消費者也不會刻意去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螺旋圈數:涉案專利的螺旋圈數是大于2圈少于3圈,被控侵權產品的螺旋圈數也是大于2圈少于3圈
具體走向:具體走向其實是跟隨產品掛鉤安裝的方形而定的,涉案專利名稱“可拆卸折疊”即標明了涉案專利是可以選擇安裝面的。當安裝面反過來,其具體走向就是一致的。一審法院認定具體走向相反,明顯沒有理解涉案專利、被控侵權產品的基本結構。
最外圈長短:這明顯屬于細微差異。另外,如果適當加長就不侵權,明顯是違背專利法的初衷的,那改成不侵權也太容易了。所有的專利我加點東西,都不侵權了。這里面涉及的理念就是“外觀設計中添附的認定”,代理人認為將適當延長的部分認定為添附也是完全成立的,因此,以最外圈長短來判定是否對整體產生影響,是不對的。
掛鉤連接處:從整體看,掛鉤最終垂直連接于方形平面,二者并沒實質性差異。而至于具體的連接結構也不屬于外觀設計專利考慮的問題。
最后,上述所有細節組合在一起并未產生意料不到的效果,因此本質上就屬于簡單修改,所謂的差異也是細微差異,二者在整體性上明顯構成相似。
綜上,一審法院在認定二者是否近似的過程中,脫離了整體,過分關注于細節。世界上不可能有兩篇一模一樣的葉子,如果把細節都認定為二者構成實質性差異,那么外觀設計的侵權判定將會變得更加無章可循。
我國的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從“整體觀察、要部比較、綜合判斷”修改為“整體觀察、綜合判斷”,其有意刪除了“要部比較”的立法初衷就在于不要過分關注細節,而忽略整體。

(注釋:最后就是一個通用的收尾用語。這樣一個比較詳細的上訴狀就寫好了。
綜上所述,一審判決事實認定存在明顯錯誤,請求二審法院依法查明事實,依法糾正一審錯誤判決,以維護法律的尊嚴及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XXX高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x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xx日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王嘉,資政知識產權首席律師;
原文地址 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0.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10.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10
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熱點問題及案例解析培訓會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09.htmlWed, 02 Dec 2020 10:50:03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09.html 昨日,資政知識產權·浙江新篇律師事務所應邀參加了杭州高新區(濱江)市場監督管理局承辦的專利審查熱點問題及案例解析培訓會議,通過與會人員的參會交流,分享學習筆記如下:
培訓時間:2020年12月1日(周二)14:00
培訓地點:濱江區丹楓路399號知識產權大廈三樓培訓室

一、通信領域審查熱點問題及案例分析學習筆記
1、撰寫時多使用功能性的描述來確定保護范圍,區別于機械領域多使用具體結構描述確定保護范圍;
2、撰寫時,不要在一個權力要求中保護多個技術方案;例如操作命令與物理認證方式的1對1,一對2,1對多。在無效中,防止他人以其中一個無效其他的技術方案。

二、計算機實施的商業方法類專利申請的審查學習筆記
1、審查指南提出了“設計商業模式的權利要求,如果既包含商業規則和方法的內容,又包含技術特征,則不應當依據專利法第二十五條排出其獲得專利權的可能性?!?br/>2、商業模式的審查過程:專利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的審查——>新穎性的審查——>創造性的審查
3、如何確定新穎性和創造性:
(1)在審查中應當客觀分析并確定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為此,首先應當分析要求保護的發明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相比有哪些區別特征,然后根據該區別特征在要求保護的發明中所能達到的技術效果確定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對于商業模式來說,在包含算法特征或商業規則和方法特征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查時,應當考慮權利要求記載的全部特征(包括技術特征,也包括算法特征或商業規則和方法特征)
(2)對于功能上彼此相互支持、存在相互作用關系的技術特征,應整體上考慮所述技術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在要求保護的發明中所達到的技術效果。對于商業模式來說,如果權利要求找那個的商業規則和方法的實施需要技術手段的調整或改進,那么認為該商業規則和方法特征與技術特征功能上批次相互支持,存在相互作用關系,應當考慮所述的商業規則和方法特征對技術方案所作出的貢獻。
4、保護客體的問題:在商業規則和方法的內容中,包括技術特征,不能被排除其獲得專利權的可能性。根據該技術特征的區別技術特征在要求保護的發明中所能達到的技術效果確定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
5、撰寫的問題:撰寫這類專利時,常常會陷入單獨的技術特征進行簡單疊加的問題(算法特征、商業規則、方法特征),為了解決這種問題,應該將全部的權利要求作為一個整體(不應當將技術特征割裂),將單獨的技術特征放入整體看待,將各單獨的技術特征從相互支持、相互作用、相互改進的方向上進行考慮。

三、外觀設計制度裱花及審查規則熱點問題介紹學習筆記
1、外觀無效制度變化要點:
(1)增加了局部外觀設計說明
改善型比如:花盆底部增加濕度感應設備
簡要說明:使用用途的鑒定,相同產品,使用用途可能會影響后期的保護(舉例:把手,分別門把手,機器設備門把手)
(2)增加了外觀專利本國優先權
外觀設計本國優先權,首次申請6個月內;外觀設計請求本國優先權:撤銷首次申請。
優先權方案:2代產品請求優先權,撤銷1代產品申請案;2代產品請求優先權,撤銷1代產品申請案,1代產品,2代產品作為相似設計申請
(3)延長外觀專利保護年限至15年
(4)完善評價報告制度,增加了被控侵權方可主動提起評價報告
2、專利法23條2款中關于技術特征拼合和替換問題
獨立設計特征和非獨立設計特征
用于組合的設計特征應當具有獨立的視覺效果,應當是產品或者產品的某部分設計,或者是一般消費者可以直接從設計中自然區分出來的某一部分的設計。
獨立設計特征:包括物理上不可分離的零部件設計、物理上雖不可分離但視覺上相對獨立的部分、現有圖案中某一相對獨立的圖案單元;獨立設計特征可以作為技術特征用來拼合和替換。
非獨立設計特征:包括隨意截取的點/線/面、視覺上明顯屬于一個完整設計特征的一部分、任意截取的圖案一部分。非獨立設計特征在拼合替換中不能作為設計特征來拼合替換。
外觀設計制度變化及指南修改(針對新專利法修改部分)2021年6月1日實施


版權聲明:原創文章,轉載必須注明作者并保留原文地址,否則依照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起訴侵權。
作者:資政知識產權(張品品、林興龍、李哲瀚、胡奇峰);
原文地址
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09.html

]]>
專利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09.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09
四川省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舉證通知書和應訴通知書hz51tm@foxmail.com (王嘉律師)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08.htmlMon, 30 Nov 2020 14:59:26 +0800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08.html **科技有限公司、**貿易有限公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現將有關舉證事項通知如下:
一、舉證責任的分配原則與舉證要求
1、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
2、當事人向本院提供證據,在開庭審理時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由對方當事人質證、并提交法庭核驗,如開庭當日未提交證據原件自行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本院核對無異的復制件或者復制品;
3、當事人向本院提交的證據系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形成的,該證據應當經所在國公證機關予以證明,并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該國使領館予以認證,或者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該所在國訂立的有關條約中規定的證明手續。當事人向本院提供的證據是在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形成的,應當履行相關的證明手續;
4、當事人向本院提供外文書證或者外文說明資料,應當附有中文譯本;
5、當事人應當對其提交的證據材料逐一分類編號,證據目錄中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簽名蓋章,注明提交日期,向本院提交證據正本一套,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副本。證據材料應提交本院,同時填寫證據材料收據,并在證據材料接受人處領取證據材料收據。書面材料應用A4紙制作并編頁碼。
6、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本院提出申請。未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不得出庭作證,但雙方當事人同意并經人民法院準許的除外。證人出庭作證的應當簽署保證書,拒絕答署的,不得作證,并自行承擔相關費用。
二、可以向本院申請調查收集證據的情形
7、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書面申請本院調查收集證據。
(1)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由國家有關部門保存,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無權查閱調取的;
(2)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材料;
(3)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8、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申請本院調查收集證據,應當提交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被調查人的姓名或者單位名稱、住所地等基本情況、所要調查收集的證據的內容、需要由本院調查收集證據的原因及其要證明的享實。
9、當事人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向本院申請保全證據,應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當事人申請保全證據的,本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應的擔保。
10、當事人申請鑒定,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對需要鑒定的事項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在本院指定的期限內無正當理由不提出鑒定申請或者不預交鑒定費用或者拒不提供相關材料,致使對案件爭議的事實無法通過鑒定意見予以認定的,應當對該事實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
三、舉證期限以及諭期提供證據的法律后果
11、本案舉證期為15日,若本院安排證據交換,則舉證期限以證據交換之日截止;當事人可以協商確定舉證期限,但雙方當事人應在本院確定的舉證期限內書面告知合議庭,經本院認可后,按新確定的舉證期限舉證。
12、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向本院提出書面延期舉證申請,但需經本院準許;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不提交證據材料,視為放棄舉證權利,對于當事人諭期提交的證據材料,本院審理時不組織質證,但經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13、當事人蹌期提供證據的,應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本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納該證據,或者采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當事人一方要求另一方賠償因諭期提供證據致使其增加的交通、住宿、就餐、誤工、證人出庭作證等必要費用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



**科技有限公司、**貿易有限公司:
本院巳受理**有限公司訴你/你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一案,現將原告的起訴狀副本等相關材料送達給你,并將相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當串人在訴訟中,有權行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四十九條、第五十條、第五十一條、第二百六十八條等規定的訴訟權利,并應遵守訴訟秩序,履行訴訟義務。
二、請在送達回證上注明答收人姓名、身份(職務)、收到時間后將該《送達回證》退回我院。
三、被告應在收到起訴狀副本之日起十五日(被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沒有住所的為三十日)內,向本院提交答辯狀正本一份,并按對方當事人人數提交副本。如不按時提交答辯狀,不影響本案的審理。
四、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資格證明以及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或者負貴人身份證明書。自然人參加訴訟的,應當提交身份證明,如
無法證明自己身份,將不能參加庭審。
五、需委托代理人代為訴訟,應提交由委托人笭名或者蓋章的授權委托書。授權委托書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載明委托事項。如未于開庭審理前提交授權委托書,訴訟委托代理人將不能參加訴訟。

]]>
其他法律研究http://www.y62333.com/blog/post/308.html#commenthttp://www.y62333.com/blog/feed.asp?cmt=308
9191精品国产免费_国产演艺明星婬乱视频不卡_国产国拍亚洲精品永_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3D
  • <li id="8wkiu"><wbr id="8wkiu"></wbr></li>
  • <option id="8wkiu"><option id="8wkiu"></option></option>
  • <source id="8wkiu"><s id="8wkiu"></s></source>